(第三十讲)
癸四、颂现在佛
前面讲到过去佛、未来佛度化众生的情况。基本上,佛陀度化众生可以用一句话来做总结,就是“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所以,佛陀度化众生是两阶段式的度化。他是先开辟很多的方便门,先让你去拜忏,让你去做佛像,让你受三皈五戒等等。
这方便门是有条件的,就是你这个方便门必须是“清净法界等流正法”。就是说,所有的方便门必须是佛陀的清净慈悲心流露出来的。你不能够说自己也搞一个方便门,那不可以。凡夫的颠倒妄想没有资格创造方便门(待会会讲到)。因为方便门必须对众生的根机很深入地观察,还要对法门很深入地了解,要知机、知法才可以施设方便门。这个方便门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力量能够引导众生进入真实相,这才有资格叫方便而不是随便。
所以,诸佛度化众生都是先从因缘里面设方便门,最后会归到一念的真如的功德。过去如此,未来如此。我们看现在佛是怎么样。
天人所供养 现在十方佛
其数如恒沙 出现于世间
安隐众生故 亦说如是法
知第一寂灭 以方便力故
虽示种种道 其实为佛乘
知众生诸行 深心之所念
过去所习业 欲性精进力
及诸根利钝 以种种因缘
譬喻亦言辞 随应方便说
现在所出世的十方诸佛,是受到天人所尊敬供养的,东西南北,数量可以说“其数如恒沙”。他们出现世间的第一件事情,都是先“安隐众生故”。因为众生受到烦恼的干扰、受到业力的冲击、受到老病死的折磨,是极度不安稳。所以,看这个意思,佛陀一开始倒不是要众生马上成佛,先求安稳,就是先完成短期目标。所以,为了安稳的缘故,“亦说如是法”,佛陀也是在因缘上开显种种的方便法门。
那个方便法门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呢?它要“知第一寂灭”,佛陀必须要站在一种清净本性的角度来开方便门,就是,所有的方便门都必须是“清净法界等流正法”。因为,这个法如果不是从清净心开出来,它就没办法回到清净心。诸位!如果一个凡夫从妄想开出方便门,他从什么地方来,就回到什么地方去,那这个方便门到最后也是打妄想。所以你看,凡是佛陀的法,你修了以后,一定会让你慢慢地寂静,一定会让你对外境的执着慢慢地降低,或多或少,一定会的。你如果一天到晚执着很重,你去拜个佛、去持咒、去念佛,你对外境的执着会降低,因为它是“知第一寂灭”。
就是,这个方便门是怎么来的很关键。它是从真如本性流露出来的,所以它有功能能够让你带往真如本性。它是站在第一寂灭的真如本性,“以方便力故”,而示现种种的三乘的法门或者五乘的法门。它们最后能够会归到佛乘。
所以,这个方便门是怎么开的呢?这个就很难了。第一个,佛陀要先“知众生诸行,深心之所念”。佛陀必须要通过假观的宿命通,看到无量劫来这个众生都做了些什么事,他的身业、口业,他是喜欢什么事。他是喜欢供佛的?还是喜欢打坐寂静的?还是喜欢研究教理的?他有各式各样身口的活动以及心中的念想,就是,他身口意的活动大部分都是在哪里活动。
我们看,众生的确是有这个差别。有些人很喜欢跟佛结缘,他把佛堂弄得漂漂亮亮的,这边添个花,那边弄个莲花灯,初一十五还供佛。但有些人他的佛堂看着很简单,但他喜欢学教理,他喜欢跟法结缘。这都没关系,佛也好,法也好,都是方便门。
当然,作为一个有无量方便的佛陀,他第一个,要知道众生过去的行为、现在的行为跟念想,还有他过去的习性(就是思想)以及他所造的业力。凡此种种造成了他不同的希望,众生各有各的希望。有些人喜欢追求安乐道,有些人喜欢追求解脱道,有些人喜欢追求六度的功德,产生差别的个性。还有他的精进力,他经常会专注在什么样的事物。就是他的精进,他的身口意很喜欢在哪一个方向活动,造成了不同的诸根的利钝,造成五乘的差别的根机。
佛陀在施设方便的时候,第一个要善知众生差别的根机,第二个要善知无量的法门的因缘,所以才能够用譬喻、言辞来“随应方便说”。所以我们看得出来,佛陀度化众生,他是这样:“安隐众生故。”佛陀是锁定第一个目标,先让你安稳下来。
当然,安隐众生最关键是什么?当然是不堕恶道。就是说,你堕三恶道是最不安稳的。你到三恶道去你能够供佛吗?你能够拜忏吗?不可能。你要做一只小狗,你就没有办法去接触三宝了。所以佛陀的最低标准就是,你至少不能失去人身,这是佛陀的底线。当然,成佛是不着急了,但是你不能把你的身心世界搞得很糟糕。为了让我们的修行能够不断增上,佛陀的底线画出来:五戒十善,这是佛陀的底线。就是说,你可以不要马上成佛,你也可以不要马上知道真如本性,但是请你不要堕三恶道。这是佛陀的底线,“安隐众生故”。
壬二、颂释迦佛章 分二
癸一、总颂权实二法
前面是讲过去、现在、未来,现在看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样度化众生的。分两段,先总颂权实二法。
今我亦如是 安隐众生故
以种种法门 宣示于佛道
我以智慧力 知众生性欲
方便说诸法 皆令得欢喜
其实释迦牟尼佛跟其他诸佛也是一样,先求安稳,先保住人身,进而成就涅槃,最后成就功德,所以也是以种种法门来开显佛道。以智慧力——假观的智慧来看众生过去的习性、现在的希望、过去的习性转成现在的希望,来方便说法,使令众生感到欢喜。这个跟前面一样,就不多说了。
癸二、别颂开显六义 分六
子一、颂五浊障重
我们看癸二的“别颂开显六义”,从六种义理来开显权实不二。
舍利弗当知 我以佛眼观
见六道众生 贫穷无福慧
入生死险道 相续苦不断
深着于五欲 如牦牛爱尾
以贪爱自蔽 盲瞑无所见
不求大势佛 及与断苦法
深入诸邪见 以苦欲舍苦
为是众生故 而起大悲心
这以下佛陀用六个义理来开显权实不二的观念。佛陀为什么要施设方便?也就是佛陀为什么要先求“安隐众生故”呢?
第一个理由,是他的环境造成的。“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这个“佛眼”比较偏重在因缘,就是因缘的假观。我见到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这个是众生浊。众生长时劫来有造恶的倾向。虽然众生也会造善造恶,但是造恶的倾向是多于造善的倾向,所以他相对是没有资粮,身心贫穷。不仅是色身,内心也贫穷。色身贫穷就是无福,内心贫穷叫无慧,这个是果报体的贫穷。
我们看命浊。“入生死险道”,所以经常在生死轮回的险道当中,“相续苦不断”,就是寿命短暂。
看烦恼浊。“深着于五欲,如牦牛爱尾。”对于这个五蕴的假相深深地爱着,就像牦牛。这个牦牛就是兽如牛,但是尾巴很长而且很美。因个性贪爱其尾巴的缘故,它走路的时候,经常回过头来去看它这个尾巴。若尾一缕,挂着于树,即使见猎人要来杀它,它宁肯死掉,也要保护尾巴不受到损伤。这只牛为了贪爱尾巴而被杀死,就好像凡夫为了贪爱五欲,结果堕入轮回,是这个概念。
以贪爱的缘故,就障碍自己的智慧,所以“盲瞑无所见”,就产生盲点。这个盲点就是没有理由。你看这只牛,它为什么爱尾巴?它也没理由,这是一种习性。所以,这个烦恼为什么叫无明呢?就是它没有理由。
就是说,我们今天追求离苦得乐,是有理由的。我们不喜欢痛苦,喜欢追求快乐,这个是合理的。但是你今天为了追求短暂的快乐,却承受无量的痛苦、轮回的折磨,这个是不合理的。就是说,人生是苦多乐少,是得不偿失,但是每一个人来生还想继续来。所以这个是不合理。快乐很少,痛苦很多,但是人们继续想轮回,这就是盲点。他已经是没办法讲道理了,这就是烦恼浊。
“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这个是见浊。有邪见的人,对佛陀的功德跟断除烦恼的正法没有兴趣,而深入断常二见。“以苦欲舍苦”,想要用无益的苦行来解决痛苦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只用苦行能解决的,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这就说明,外道的无益苦行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佛陀“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这个意思就是说,为什么佛陀出世以后把“安隐众生故”当第一目标?因为众生的时间很短,他已经把自己的人生搞得寿命很短、烦恼很重、邪见又很深,作为佛陀只能先保住他的人身。这个是现实考虑。
这个地方,五浊,尤其是见浊,诸位你去看看印度佛教史,你就知道佛陀出世的时期是什么情况。那叫一个充满邪见,外道炽盛,有九十六种宗教。这种宗教有两个重点:一个无因缘论,一个邪因缘论。
第一个,无因缘论。就是人生没有理由,人生的快乐跟痛苦都是偶然,所以人生只有一个重点,就是及时行乐,想办法在你人生的每一段时间让自己快乐,叫做无因缘论。
第二个是邪因缘论。我们的快乐是天神赐给的,所以人生是有理由的,理由就是天神是不是要赐给你快乐。我们只能向天神大梵天祷告祈福,这个就是人生的理由。当然这个有理由,但是这个理由是邪见。
所以佛陀在这个情况下只能讲正因缘境,不能讲真如本性,就是诸法因缘生。它不是无因缘,也不是邪因缘,每一个生命都是因为我们的身口意的造作创造出来的,跟别人没有关系。所以佛陀这个时候先把真如隐藏起来,先谈诸法因缘生,是因为当时的环境不得不如此。“安隐众生故。”
子二、颂施设方便分二
丑一、念用大乘拟宜不得
我始坐道场 观树亦经行
于三七日中 思惟如是事
我所得智慧 微妙最第一
众生诸根钝 着乐痴所盲
如斯之等类 云何而可度
尔时诸梵王 及诸天帝释
护世四天王 及大自在天
并余诸天众 眷属百千万
恭敬合掌礼 请我转法轮
我即自思惟 若但赞佛乘
众生没在苦 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 坠于三恶道
我宁不说法 疾入于涅槃
这段经文是释迦牟尼佛本身已经垂垂老矣、即将入灭,他回顾自己当初成佛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他有一段自己的回顾。我们看释迦牟尼佛是怎么回顾他当初成佛的情况。这个地方有四段:
第一个,说明佛陀的深入思惟。他说,“我始坐道场”,正当我三十岁在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成佛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马上度化众生。我做了两件事:观树、经行。我那个时候对菩提树心生感恩,因为有菩提树的遮蔽,让我能够一念相应成佛,我对树生感恩心。然后,我在树的边缘经行。经行干什么呢?在三七日当中思惟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弘法利生的事情。因为这不是单方面的,首先,我面对的是什么根机?其次,我应该用什么法药?就思惟两件事:一个机,一个法。
我们来看看,佛陀首先思惟自己所得的法。“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我自己在菩提树下所证得的中道实相,那叫一个“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清净本然,具足无量的功德庄严,这是微妙最第一的。他先思惟自己所得之法。
然后看看我所面对的众生是怎么回事。先看他所度之机:“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佛陀当初成道的时候,在印度面对什么根机呢?是钝根的二乘人,声闻人居多。其实诸位,外道的种性跟二乘种性很接近,禅定跟涅槃很接近,很多人会把禅定当涅槃。因为禅定也是寂静,也是远离五欲,只是禅定的寂静是暂时的,它会破坏,因为它的烦恼是如石压草。涅槃的寂静是永恒的,它是有我空的智慧的加持,它是断烦恼。就差在这里。但是它们两个征兆很像。
佛陀当时的僧团有很高的比例都是从外道过来的。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都是大外道过来,外道种性跟声闻种性几乎是同一个种性。这种种性,你要他发菩提心、正念真如是相对困难。这种人要么追求五欲的快乐,要么追求三昧乐,“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就是说,我所得的法是中道实相,但是众生的根机,他们要的只是一个糖果,我今天证得是摩尼宝珠。这个地方的问题:落差太大。
所以佛陀怎么办呢?“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就现前。
《大智度论》在解释这段的意思时说:净居天劝太子出家,四天王献钵,帝释天安立成佛的法座,大梵天王请转法轮。这个是诸天护法的情况。这个时候诸天等于是成就了佛陀的成佛跟转法轮,就是“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在三七日以后,我就思惟,如果我今天直接把我所证得的“微妙最第一”的法来告诉众生,赞叹一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众生在那种身心极度痛苦的情况之下,他追求的是安稳,而我要给他圆满,这样子恐怕会有问题,他会破法不相信,而因为诽谤佛法的缘故堕三恶道。所以这种情况,“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如果是这样,弘法不能达到利生的效果,那我宁可当下就入涅槃。
这个地方,佛陀描述自己成佛以后的过程。我们看得出来,佛陀刚开始的心情,是要直接把自己的摩尼宝珠拿出来,有这么一点意思。就是佛陀是不悭贪的,是要拿出来。但是后来看到众生的根机,佛陀就放弃了直接说大乘的情况,知道不能说大乘。那怎么办呢?不能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那应该要做什么样的让步呢?我们看丑二的“念同诸佛三乘随宜”。
丑二、念同诸佛三乘随宜
寻念过去佛 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 亦应说三乘
作是思惟时 十方佛皆现
梵音慰喻我 善哉释迦文
第一之导师 得是无上法
随诸一切佛 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 最妙第一法
为诸众生类 分别说三乘
少智乐小法 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 分别说诸果
虽复说三乘 但为教菩萨
舍利弗当知 我闻圣师子
深净微妙音 称南无诸佛
复作如是念 我出浊恶世
如诸佛所说 我亦随顺行
思惟是事已 即趣波罗奈
诸法寂灭相 不可以言宣
以方便力故 为五比丘说
是名转法轮 便有涅槃音
及以阿罗汉 法僧差别名
从久远劫来 赞示涅槃法
生死苦永尽 我常如是说
这一段是佛陀对过去的一段回顾。佛陀成道以后,其实是想要直接说大乘的法门,但是无奈法大机小。众生这种外道种性,不能承受中道的实相,他们只希望追求比较偏空的涅槃。所以佛陀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点犹豫。在这个犹豫当中,“寻念过去佛”,他马上就忆念,用这种宿命通回忆过去佛是怎么做的。“所行方便力。”原来他们都是先不能够直接说。这东西不能着急,要长线地去规划,先用方便力。所以,“我今所得道”,我今天得到中道实相,也应该要先慢慢地施设三乘的差别,三乘法门,这个方便力。
正当释迦牟尼佛这样思惟的时候,十方诸佛现前,用清净柔软的音声来安慰赞叹释迦牟尼佛,表示认同释迦牟尼佛这个想法是对的。“善哉释迦文,第一之导师。”您是最殊胜圆满的导师,您证得了无上甚深微妙法,但是您应该随顺过去一切诸佛,跟诸佛一样,先把真实相隐盖起来而施设方便力,正如我等,也是这样子。我们也是把这个最微妙法先收起来,为众生先讲三乘的方便。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少智乐小法”。因为众生的智慧浅薄,他们只希望一个偏空的涅槃。他们一开始并不是要追求万德庄严,他们也很难相信自己就能够成就佛的功德庄严,因为他们胸量狭小。所以佛陀应该用三乘的方便,来分别说出三乘的果位。“虽然说三乘,但为教菩萨。”就是说,虽然你刚开始施设三乘,但是最后你还是可以收尾的,可以会归到一佛乘。这个就是佛陀最初随顺诸佛的方式。
再看佛陀正式施设方便。“舍利弗当知,我闻圣师子。”我听到十方诸佛这种清净微妙的音声来赞叹我的时候,我这个时候心生感激,“称南无诸佛”。我就归敬顺从,心中就生起这样的念想:我既然出现在五浊恶世,而不是一个清净的国土,正如诸佛所说的这种情况,我应该要随顺开示三乘法门。思惟如此以后,我就到了波罗奈,就到了鹿野苑。既然“诸法寂灭相”,即中道实相暂时不能言说,所以就以方便力为五比丘说四谛法门。
看最后的三宝的住世。因为我施设方便(这个就是我最初的初转四谛法门)、因为讲苦集灭道,众生就得到利益了,就有成就涅槃的阿罗汉出现,也就建立了佛法僧三宝。当初的佛宝就是释迦牟尼佛,法宝就是四谛法门,僧宝就是很多的常随众,千二百比丘的常随众。“从久远劫来”,其实你们诸位弟子,都是长时间经常地跟我学涅槃这个四谛法门,才能够使令今生断除生死。我过去如是教你们,现在也是如是教你们。
这段蕅益大师解释为什么要讲过去是如是呢?要破除两种疑惑:第一个,疑佛当初不能够鉴机,就是佛陀只是示现;第二个,怀疑弟子为什么很多人一生一世就证得涅槃。你看有的见到佛陀,佛陀就讲几句话,他证涅槃。其实这个都是过去生累积而来,很多都是示现的。“从久远劫来”,佛陀就为这些弟子们赞叹涅槃法。这个地方当然是佛陀的回顾。看这个意思,佛陀是先求有,再求圆满。先让他上路,先契机再契理。
我们看美国亚马逊电子商务的一个总裁,叫贝佐斯。有一天,一个大学举行毕业典礼,他应邀为毕业生演讲。他上讲台的时候,讲他一件事情。
他说,我在十几岁的时候,经常利用暑假的时间到我祖父祖母的农场去打工,帮我祖父祖母修农业的机器,照顾牛,为牛打预防针等等,赚一点外快。
有一天,他的祖父祖母跟他三个人,要到一个农村参加一个俱乐部的聚会。这个距离蛮远的。所以一路上他祖父在前面开车,他跟他祖母两个就坐在后座。一路上两边都是稻野,就是山间的一条路。他祖母就在车上抽烟。贝佐斯很讨厌烟味,但是忍了。好不容易他祖母把这根烟抽完以后,贝佐斯就说了:祖母你知道吗?根据医学统计,你每吸一口烟,你的寿命就减少两分钟。根据我现在的心算——一个人吸一支烟大概吸几口,他就算。他说,一个人一天只要连续吸两分钟,几十年下来,他的寿命减少九年。他这么一讲的时候,他祖母就哭起来了,贝佐斯就吓着了。他本来想说,你应该赞叹我的智慧,对不对?结果他祖母一哭,他的祖父就让车在旁边停下来,把贝佐斯叫到外面去,很严肃地告诉贝佐斯一件事。他说:杰夫,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善良比聪明更困难、更重要。
贝佐斯把这件事情跟所有毕业生分享。他说,这件事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以前的人生观觉得是智慧的人生观,我现在人生观改变了,把慈悲放进来。他说,真正的人生观不仅是智慧,你还要注意众生的感受、众生的需求。他的意思就是说,你不是读到哈佛、读到史丹佛就能够成就的,不是这样。如果你整个研究的过程没有把众生法界放进来,没有考虑众生的需求,你是一个学者,你不会成功的。所以他跟所有毕业生的鼓励就是说,所有成功的人士,除了智慧以外,他一定要把众生的需求放进来。
就像佛陀一样,佛陀得到了甚深微妙法,他没有马上强行把他的东西推出来,他是以大悲心故,“安隐众生故”,先施设方便。所以我们看得出来,贝佐斯的开示跟释迦牟尼佛的成长过程很接近。虽然贝佐斯的智慧是世间的智慧,是小慈悲、小智慧,但是本质都是一样。
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后,他大可以把中道实相讲出来,但是这样子有什么问题呢?三宝就很难建立了。但是如果他今天契理,又把契机放进来,把契机放在前面,就是先建立三宝的住世,所以这个时候“便有涅槃音”,还有“法僧差别名”。诸位!所以我们教化子女也是这样,善良比智慧更重要,因为你要给他一些成长过程。你老人家已经人生走了一大半了,很多事情你要慢慢引导他,就是先求契机再求契理。
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初的回顾。
子三、颂开显真实
舍利弗当知 我见佛子等
志求佛道者 无量千万亿
咸以恭敬心 皆来至佛所
曾从诸佛闻 方便所说法
我即作是念 如来所以出
为说佛慧故 今正是其时
舍利弗当知 钝根小智人
着相憍慢者 不能信是法
今我喜无畏 于诸菩萨中
正直舍方便 但说无上道
菩萨闻是法 疑网皆已除
千二百罗汉 悉亦当作佛
前面,佛陀刚开始成道的时候是施设三乘的方便,那为什么到晚年的时候要开权显实呢?这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启发众生的大乘善根;第二个,要断除疑惑。
我们先看第一个。“舍利弗当知”,如今的我垂垂老矣。我看到我的诸弟子们,我见三乘的诸佛子,现在已经障碍消除,善根增长,心胸慢慢开阔了,已经具备追求佛道的条件了。这些有多少呢?“无量千万亿。”就是说,刚开始他们都是追求“安隐众生故”。但是安稳以后,慢慢地,这个法力的摄受不可思议,现在都以恭敬心来到佛所。这些都是过去生曾经听闻三乘的方便法门,就是“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佛法的力量在于,它不是让你安稳而已,它后面的后力、后面的力道,会慢慢地让你志求佛道。所以现在众生的根机已经成熟了。
第二个,该是断除疑惑的时候了。他说,此时的我——释迦牟尼佛就作这样的念想,如来为什么出现世间呢?就是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并不只是告诉你四谛那么浅的道理而已,而现在的因缘成熟了。“舍利弗当知”,这种钝根、胸量狭小之人,又执着又憍慢,譬如前面的这种五千退席,是不能相信大乘的,这些人已经退了。“今我喜无畏”,我现在面对的都是一些根机成熟的人。“于诸菩萨中”,我现在面对三乘的修行人,我要“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我要把你们三乘的法门全部会归到一念心性,把整个后面没有通的路打开。因为,如果只讲因缘所生法,那众生就“疑网”了,每一个人到了阿罗汉:那我就这样子吗?难道我就这样子吗?心中会产生疑悔,说,如果我当初不要选择这条路该多好!所以阿罗汉很多人后悔。就是说,我当初怎么就没有好好学六度呢?我怎么就修四谛因缘,弄到现在就只有偏空涅槃呢?心中很多的疑惑、疑悔。佛陀说,你们都没有走错,而且你们也应该经过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你们到最后只要把理观的智慧接上去就可以了。所以,“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当皆作佛。”
这个地方就是说,为什么开权显实呢?第一个,时机成熟了。经过三乘的教法,你们的胸量扩大了,烦恼都淡薄了。第二个,它有它的效果。“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你们信受以后,能够破除疑网,继续往前走。
子四、颂叹法希有
如三世诸佛 说法之仪式
我今亦如是 说无分别法
诸佛兴出世 悬远值遇难
正使出于世 说是法复难
无量无数劫 闻是法亦难
能听是法者 斯人亦复难
譬如优昙华 一切皆爱乐
天人所希有 时时乃一出
闻法欢喜赞 乃至发一言
则为已供养 一切三世佛
是人甚希有 过于优昙华
这段经文我们分成两段:先总标希有,再别示六难。
先看总标。讲完权法而会归到实法以后,佛陀就要赞叹这种真实的法的殊胜。“如三世诸佛”,正如三世诸佛过去说法的仪式,都是两阶段,先用因缘法来安稳众生,最后用真实的一念心性法门来把他们导到佛道去,都是两阶段。而我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现在是说无分别法的时候。
前面的因缘就是无差成差,因缘是有差别的。一个人一旦落入因缘,修五戒十善你就是人天果报,修四谛十二因缘就是涅槃。但是,会归到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那就没有差别了,每一个人的本质都是清净,都是具足。所以现在是开显真如的时候了。
那么真如的妙法有多难呢?有六种难。
第一个,“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你在无量的生命当中,要遇到佛陀的出世,这就不容易。我们有贤劫千佛,目前只有到第四尊,所以遇到佛陀出世不容易。第二个,即便遇到佛陀出世,你要佛陀说是妙法也困难。我们看释迦牟尼佛,他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都是在讲方便法,是到最后要收尾的时候才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所以,这个妙法的比例,在佛陀一代时教中是不高的。佛陀出世难,说《法华经》也难。第三个,“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就算佛陀说,你还得听得到,这也不容易。就是《法华经》住世的时候,你刚好是做人。第四个,“能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你听得到以后还能够信解,这个就难了。你不只是听到,你还能够相信这件事情。这就好像优昙华,就是祥瑞之花,“一切所爱乐,天人所希有。”而且是三千年才出一次。第五个,那你不是只有信解,“闻法欢喜赞”。你不但信解,还心生好乐欢喜。第六个难呢?你还出言赞叹为人演说,“乃至发一言”。你不但在内心欢喜,还发言赞叹随喜,你这个等于是供养一切三世诸佛了。“是人甚希有,过于优昙华。”
听《法华经》,从听闻到信解、到随喜赞叹,有六种困难。这个地方等于是佛要我们好好珍惜当下的因缘,因为我们生命的重大改变就跟《法华经》有关系的。
子五、颂佛言不虚
汝等勿有疑 我为诸法王
普告诸大众 但以一乘道
教化诸菩萨 无声闻弟子
汝等舍利弗 声闻及菩萨
当知是妙法 诸佛之秘要
这个地方有两个信心:第一个,对佛有信心;另一个,对法有信心。佛陀讲这么多,佛陀要再一次劝信。他说:“汝等勿有疑。”为什么呢?第一个,法者是一个诸法王。“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对佛陀要有信心。第二个,对法有信心。“普告诸大众”,佛陀以一乘法来教化诸菩萨,究竟来说没有声闻弟子,这只是个过程。
“汝等舍利弗,声闻及菩萨,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第一个,佛陀是法王;第二个,对法有信心。妙法是法王的秘要!你学了《法华经》,你说那是不是还有法比《法华经》更圆满的呢?没有了,到顶了。就是说,从凡夫的角度,你学到《法华经》,你把佛陀的核心思想都学完了,剩下就是你怎么去实践了。所以这个地方佛陀等于宣告,到此已经是诸佛之秘要了。从凡夫的角度,佛法讲到一念心性已经讲到极限了。这个你应该要深信不疑。
子六、颂拣伪敦信
看最后的总结,判断真伪。
以五浊恶世 但乐着诸欲
如是等众生 终不求佛道
当来世恶人 闻佛说一乘
迷惑不信受 破法堕恶道
有惭愧清净 志求佛道者
当为如是等 广赞一乘道
舍利弗当知 诸佛法如是
以万亿方便 随宜而说法
其不习学者 不能晓了此
汝等既已知 诸佛世之师
随宜方便事 无复诸疑惑
心生大欢喜 自知当作佛
这以下有四段,来判定这个法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
第一个,毁谤堕落。生长在五浊恶世的众生,内心一方面贪着五欲,一方面他很难去追求无上的菩提。所以,未来世的恶人,这种邪见众生,如果听闻佛陀讲一佛乘,就是所有的因缘的修学终究会归到一念心性,他可能会“迷惑不信受”,甚至于“破法堕恶道”,就毁谤一佛乘。
这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听了《法华经》,你不能接受,没关系,但是你不要讲话,你不要出言毁谤。就是说,这个法门对我可能不适合,那没关系,你回到你过去的因缘所生的修证,那你还是慢慢地进步。但是你千万不能毁谤,因为这个是断了众生成佛之道。如果没有《法华经》,众生只能在因缘里面打转,那就没有一个会归处了,这个佛法就没办法收尾了。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关键。
第二个,信解有益。如果你有惭有愧,内心调柔清净,我执、法执比较淡薄,而且你有这种志向追求佛道,那么这个人应该要广赞一佛乘法门。就是说,你一方面事修,一方面理观,这样子是快速的妙法。
第三个,这个法的殊胜,讲妙法殊胜,法性平等。“舍利弗当知,诸佛法如是。”就是,不是我讲一佛乘,所有诸佛的法门其实都是一佛乘的妙法,只不过它的过程用种种的方便,随宜而说种种因缘的差别相。
所以这个妙法,注意:“若不习学者,不能晓了此。”《法华经》只有从学习听闻而来,没有一个人说我自己打坐的时候悟到。不可能!你有可能悟到无常,“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这种小小的智慧,你从日常生活可能悟到,但是你绝对不可能悟到你有一个真如本性,你不可能的。只有一种情况,乖乖地向佛陀学习,就这样。因为这个是诸佛所护念的传承,这一条路只能够“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这个法是很特别的,没有人传承,你根本不可能悟到的。
最后我们看总结,欢喜作佛。“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你们都已经了知了三世诸佛是一切导师中最圆满的。佛陀先“随宜方便事”,先为实施权。你们现在成就阿罗汉果也好,成就菩萨的权教果位也好,都不要疑惑,这只是一个过程。只要你们把正念真如的法放上去,你们就能够“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后面的路还可以继续往前走的,不是到顶了。每一个众生成佛都是有分的。
我们<方便品>就讲到这。<方便品>,蕅益大师说,其实它是开权显实,它的重点在真实,应该讲“真实品”,怎么叫<方便品>呢?你别忘了,当我们是一个初学者,我们还是要通过方便而悟入真实的。没有方便哪有真实呢?所以你看,佛陀在本经里面处处讲到方便,“若人一举手,乃至小低头,皆已成佛道。”
就是,《法华经》是不能离开方便的,《法华经》是方便门的收尾。你如果把方便拿掉,《法华经》是不能单独存在的,理观那就变成禅宗了。你今天把方便拿掉,那这是标准禅宗的思想。禅宗的思想当然是很快悟入心性,但是它缺乏三宝的因缘的方便,就像印光大师说的,很容易退转。所以我再讲一次,心性的法门,没有三宝的摄受,非常危险。所以本经叫<方便品>,就是“安隐众生故”,先让我们活在三宝的光芒当中,然后再开显心性。佛陀的态度是这样子的。
所以,你必须要在方便修行的角度,比方说你已经开始念佛了,再来学《法华经》,这才对。你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就学《法华经》,那你怎么提升呢?它是要开权显实,结果你什么权法都没有,那你要显什么东西呢?就是说,你已经有一个方便门了,但是你走了半天,你觉得,难道佛法就是这样子吗?心有疑悔。你学《法华经》就对了!就是说,《法华经》会让一个已经走上方便的因缘道路的人,多了一道功力,就是回光返照。本来他是心外求法,本来他以为“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佛陀说的。你读《阿弥陀经》,如果没有读《法华经》,你就真的以为你要往生到十万亿外的佛土,你就必须要跨越这个时空,你就会真的这样想。你的心是向外攀缘的。你只要把这个观念改回来就好。极乐世界不离开你一念心性,只要你准备好了,真如随时会出现,极乐世界随时会出现。你不用去管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真如永远不会背弃我们。
所以,我们了解<方便品>有两个好处:我们相信弥陀本愿的摄受,我们也相信我们自性功德的摄受。诸位!你这样子念佛是两种力量: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这个就是本经的意思。就是,请你把你过去的方便门再加上理观的思想,从向外追求而变成向内安住。这个是成佛的捷径,也是往生的捷径。
我们这堂课就上到这。我们下堂课把这个《方便品>还有前面的做个研讨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