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讲)

戊二、重颂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六十一面,我们看戊二的“重颂”。

这一段等于是佛陀准备回答弥勒菩萨的两个问题,这个法身菩萨是从何而来,是为何而来。前面的长行,佛陀是分两段,第一个是告诫,第二个是允许。重颂也是一样,也是有告诫跟允许。

我们先看第一段的“告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精进一心  我欲说此事

勿得有疑悔  佛智叵思议

汝今出信力  住于忍善中

昔所未闻法  今皆当得闻

“尔时,佛陀欲重宣此义”,就说一个偈颂。说,汝等应当要精进一心,发起广大的誓愿,因为我即将说成佛的广大的因跟广大的果;这个成佛跟你成就阿罗汉、跟你成就世间的人天果报是不同的,那是一个甚深微妙的法门,所以你应该先消除心中的疑悔。因为佛陀以不可思议的中道智慧的因地,也即将成就不可思议的法身的功德,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佛智叵思议”。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要仰仗佛力,要对佛陀的开示有信心,“住于忍善中”,安住在调柔善顺的忍力当中。那么这个法,“昔所未闻法”,在《法华经》之前,佛陀并没有完整地、明确地说出来他为什么成佛。我们只知道佛陀出生了,出家了,成道了,说法,然后入涅槃,但为什么佛陀能够有这么多的功能,能够一次一次地示现,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佛陀在《法华经》之前,在讲<如来寿量品>之前,没有详细地说明。可能有片段的说明,但是没有如此详细的说明。但是佛陀即将清楚地、详细地说明了,汝“今皆当得闻”。先一个告诫。

这以下“允许”。

我今安慰汝  勿得怀疑惧

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是真实语者。佛陀在因地以中道的不可思议的智慧,最后的果地呢?

所得第一法  甚深叵分别

既然因地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迹门,也成就不可思议的本门。这两个都不可思议。

如是今当说  汝等一心听

前面的长行,佛陀其实讲出了佛果的功用,就成佛以后是干什么呢?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断地示现,叫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论你在哪里,你的水平静了,佛陀的月影就出现了。佛陀随时准备度化众生。当然,这个月影之所以映到水中,空中一定有一个根本的月亮。佛陀即将讲出那个月亮。就是,为什么您老人家的月影能够一次一次地来到众生的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呢?一定有一个“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别”。佛陀即将开显本门的功德,所以大家应该要安住信心,因为这是不思议境,这也是成佛的根本。先作一个告诫。

丁二、正说 分三:戊 一、正开近显远;戊二、总授法身记;戊三、结申众领解

这以下丁二的“正说”。告诫以后大家开始收心,这以下开始正式地开近显远。

戊一、正开近显远 分二:己一、略开显动执生疑;己二、广开显断疑生信

这个近跟远是约时空来说的。我们只是了解近处的佛陀,你问学佛人,问十个人,可能大部分都说,哦,什么是佛?就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出生,然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的那个佛。这个叫做近。当然,这个佛对我们很重要,因为他怎么样?因为他现身说法,陪着我们成长,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佛是怎么来的?是因为空中有月亮,现在才有月影。所以,近,就是指的迹门的佛;远,就是我们没办法去见闻觉知的法身的佛。就是开近显远。

那有些地方讲开迹显本是怎么回事?开近显远是约时空的近远来说的;开迹显本约着功德,迹门是一个功德的枝末,本门是功德的根本,约着功德的本末来安立的。

这个地方讲开近显远,分两段,一个略开,一个广开。

己一、略开显动执生疑 分二:庚一、略开;庚二、疑请

先看略开,略开显以动执生疑。佛陀先简略地说明,来引生弟子们另一层疑惑,到了<如来寿量品>再正式回答。

庚一、略开 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重颂

我们看庚一的“略开”。略开当中有长行跟重颂。

辛一、长行 分二:壬一、答所师;壬二、答来处

先看长行。长行当中,先看壬一的“答所师”。

壬一、答所师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弥勒菩萨:我今于此大众,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诸大菩萨摩诃萨无量无数阿僧祇,从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见者,我于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导是诸菩萨,调伏其心,令发道意。

那么“尔时”,说了前面的偈颂,告诫大家要摄心以后,就正式地告诉弥勒菩萨:我今于此法华会的大众当中宣告汝等,阿逸多!这些从地涌出的法身菩萨,数目有无量无边的阿僧祇之多,他们突然间在法会当中从地涌出,住在虚空,而汝等昔所未见,他们的功德是超过与会的迹门弟子的。那这些本门弟子是怎么来的呢?是我在娑婆世界,我成佛以后教化的,就是我亲自教化的。

我怎么教化他们呢?第一个,“教化示导是菩萨众”。当然一个人从最初的发心,就是用权实二法,让他们能够信解中道实相。就是信解,建立一个正知见。第二个,调伏。你信解以后当然产生观照,内观真如,外修三乘,产生调伏。最后发起广大的菩提心。

所以,这个因地的大乘善根有三个重点:第一个信解真如,然后观照真如,最后发菩提愿。

当然有人就问蕅益大师了,说有没有人,信解以后,他也观照,结果却不发菩提心,有没有可能?蕅益大师说不可能。说这个人如果修到最后没有发菩提心,他前面的信解一定有错误。就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他这个信解、观照、发愿是互相有关系。就是说,你要信解错了,你的观照就错了;你观照错了,你发的心就错了。

所以,一个人学佛,除了你的精进用功以外,你的修学的重点,成败就十年而已。我过去在佛学院教书的时候,我告诉我的学生们,就是你一个人的成功,你修行成功,十年决定,关键十年。第一个,你最初学佛那五年——跟你什么时候学佛没有关系。你就年轻学佛,你只要方向错了,你就错了。因为他改不了,叫先入为主。前面五年跟最后临终五年,这十年决定你的成败。

前面五年就是你的知见,就是你跟谁学佛法。如果你一开始的信解就是业果,你建立了业果,那也不错,断恶修善。那么你业果的思想,你的人生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追求善法,没有其他目的了。你如此地信解,你就会如此地观照善法,最后你发的愿就是追求人天的快乐,这跑不掉。因为你一开始的信,你相信什么道理,你就会去追求这个道理,就会触动你不同的行为,最后就有不同的结果。所以五年以后你已经根深蒂固了,跟你什么时候学佛没有关系,因为你那个等流性。除非你过去善根很强,你突然间改变。我自己这一辈子看过来,你前面是怎么回事,后面要改变的很难,因为别人讲他,他听不进去了。

有些人信解空性,就是什么因缘法他都没有兴趣。这个人信解空性,观照空性,最后结果他一定会进入偏空涅槃,最后才回小向大。这个过程他一定要经过的。

有些人他一定要经过人天的快乐,他才会转到成佛之道的。这个过程他一定要经过的,因为他的信解就决定他的观照,也决定他的发愿。所以蕅益大师说,你也可以从结果来判断你的因地对不对。如果你越修到最后,菩提心越发不出来,那你一开始信解的真理就一定是不真了,有偏了。可能偏空,也可能偏有。如果你的信解是中道实相,你到最后一定会发菩提心,因为你的信解是真空妙有,你一定会发菩提心。

所以这些法身菩萨,可以说因缘非常殊胜,一开始得到释迦牟尼佛的教育,就信解一种中道实相,观照真如,最后发菩提心。

那现在重点来了,他这样子的一个大乘善根的栽培,是谁成就的?第一个,是释迦牟尼佛教育他的;第二个,是在娑婆世界完成的。这个我们先记住。第一个,释迦牟尼佛亲自教育他们的;第二个,是在娑婆教育他们的。当然这个地方就有其他的疑惑了。

壬二、答来处

成就大乘善根以后,他后面功德怎么增上呢?我们看来处。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不乐在众,多有所说,常乐静处,勤行精进,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乐深智,无有障碍。亦常乐于诸佛之法,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前面说这个“令发道意”,这个发菩提心不是一般的菩提心。诸位!这个是圆教初住,就是发起了那种真实不退的圆教初住的菩提心,这个是破无明证法身的菩提心。

前面的从建立大乘善根以后,到最后的功德增上,就讲到他的来处跟住处。此诸菩萨都是在娑婆世界之下,此界的虚空中住。前面说过了,法身菩萨是有地方住的,以清净法身为住。这个是理观的智慧的安住。那么他事修呢?“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他经常以读诵大乘经典来当作自己的一种增上的助行。以理观为正行,以读诵经典为助行。

前面是总说,这以下别示。

“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不乐在众,多有所说。”这个理观智慧现前的时候,他是不乐在众。这个“不乐在众”是表法。这个“众”指的是什么呢?蕅益大师说,就是五蕴身心。我们凡夫是喜欢主宰五蕴身心,有感受,有想象。妄想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要去主宰它;主宰它,就开始造业了。而这些法身菩萨“不乐在众”,他们远离对五蕴的主宰。也不乐“多有所说”,对于外境的种种的虚妄分别,也是远离的。他向内远离五蕴的主宰,向外远离这一切有为诸法的分别,所以“常乐静处”,安住在法身的寂静处,而且“勤行精进,未曾休息”。平时“亦不依止人天而住”。这个人天是怎么回事呢?蕅益大师说,人、天,这个“人”是有相的分别,“天”是空性的执著。所以他不依止人天就远离空有二边,安住中道。这个是讲到他的安住处,他的理观。

那么他的事修呢?“常乐深智。”常乐深智前面说过,喜欢读诵大乘经典,产生正忆念,无有障碍。而且他也乐于修学诸佛之法,诸佛之法就是六度法门。

依止理观、事修,“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这个地方讲到这个法身菩萨,当然他在成就大乘善根的时候,发起真实的菩提心的时候,是依止释迦牟尼佛。但后面他就开始自修了,就他的功德增上,就讲到理观、事修了。这个理观就说明不乐在众,不乐多有所说,常乐寂静,这个理观;他的事修就是好乐修习诸佛之法,好乐读诵大乘经典。

这段经文在理观、事修,这个法身菩萨的理观、事修,蕅益大师用两句话来作总结。他说,这些法身菩萨在理观的安住跟事修的增上的时候,他们是随顺一种“法界一相,绝待无余”。他不管修什么法门,他只有一种相状,“法界一相”。而且他不管修什么法门,是功德圆满,不会有欠缺的。我们作一个说明。

“法界一相,绝待无余。”我们凡夫修学,因为没有理观,所以我们用攀缘心修学。所以你注意看,凡夫修学有一个特色,他修什么法他就出现什么相状,这骗不了人的。你看喜欢做义工的人,你远远看他就知道这个人是喜欢做义工,就布施相现前。喜欢持戒的人,你也远处看他,他就有一种持戒的相状出现。凡夫就是这样子,就是凡夫在修法的时候,他是取相修法。

法身菩萨修法是离相,离一切相。他是修一切法,但他是离一切相。法身菩萨修布施他没有布施相,法界一相就是以无相为相,所以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可多了。他布施的时候离布施相,所以他布施就具有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功德。

而我们在布施的时候就把自己现成布施相。你有相状,就跟其他相状排斥了,所以你这辈子就只能做布施了,因为你的布施相排斥了持戒,排斥了忍辱,排斥了禅定、智慧。所以你看一个人,他修行的时候相状越明显,他这个六度的圆融的力量就越薄弱。就是一个人越有特色,他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简单讲就是这样。

所以这个法身菩萨,蕅益大师说“法界一相”,因为他法界只有一相,就是以无相为相,所以他的功德能够绝待圆融而圆满,他修一法具足无量的法,就是讲到这个法身功德。

这个法身的菩萨从前面的释迦牟尼佛教化他成就大乘善根,信解、观照、发愿以后,透过理观、事修不断地增上,所以才有你现在看到的从地涌出大智慧、大神通、大福德庄严的菩萨。这是释迦牟尼佛把这些菩萨是怎么来的、谁教化的,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辛二、重颂 分二:壬一、重颂长行;壬二、正略开显

壬一、重颂长行 分二:癸一、颂答所师;癸 二、颂答来处

癸一、颂答所师

重颂当中先重颂长行,颂答因地他的教授师是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逸汝当知  是诸大菩萨

从无数劫来  修习佛智慧

悉是我所化  令发大道心

此等是我子

阿逸多当知,这些从地涌出的大菩萨,他们已经是久修大士了,无量劫来修理观、事修。他们在成就法身菩萨的理观、事修之前,是我在娑婆世界教化他们信解、观照、发菩提心的,所以从佛法的意义来说,是我的法子。他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是我的法子。

癸二、颂答来处

依止是世界  常行头陀事

志乐于静处  舍大众愦闹

不乐多所说

如是诸子等  学习我道法

昼夜常精进  为求佛道故

在娑婆世界  下方空中住

志念力坚固  常勤求智慧

说种种妙法  其心无所畏

前面讲到善根的栽培,是释迦牟尼佛教化出来,是释迦牟尼佛的法子。这以下讲到他的功德增上。

那么他的功德增上,依止娑婆世界的下方的法身而住,常行少欲知足的头陀事,好乐寂静,舍离五蕴的愦闹。而且对于因缘法,不乐种种的分别。“如是诸子等,学习我道法,昼夜常精进,为求佛道故。”当然,你一个人理观、事修正确,方法对以后,剩下就是精进了。

他们在娑婆世界下方虚空中住,这是重点,这两句话很重要——“志念力坚固,常勤求智慧”。事修以菩提愿为根本,理观以智慧为根本。“说种种妙法,其心无所畏”,这说明他整个功德增上就靠理观、事修,靠观照力跟誓愿力两个相互的作用。

壬二、正略开显

我于伽耶城  菩提树下坐

得成最正觉  转无上法轮

尔乃教化之  令初发道心

今皆住不退  悉当得成佛

我今说实语  汝等一心信

我从久远来  教化是等众

佛陀讲了这么多,这以下自己作了个总结。他说,总而言之,你们现在看到的大智慧、大神通、大庄严的这些法身菩萨,是我在菩提伽耶菩提树下安坐成佛了以后,当时转法轮而教化他们。所以是在娑婆世界教化他们,使令他们发起菩提心,从菩提心当中再修理观、事修,成就不退转,未来当得佛。所以我今真实语告诉你,你们应该生起真实的信心。这些法身菩萨是我过去从久远劫来教化他们,使令他们成就法身菩萨。

到此就是佛陀的“略开显以动执生疑”。其实这样子,以佛陀来说,佛陀说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是弟子们还是会产生疑惑。就是说,您老人家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时候教化他们,那到底是哪一期教化?是今生这一期成佛教化,还是过去无量劫来,您老人家也曾经在娑婆世界示现过,然后那一世教化?

就是说,佛陀的应化身有无量无边的教化,过去、现在、未来,那当然不可能是现在,也不可能未来。就是你过去当中是哪一期教化的,佛陀并没有明确说明。就是你到底是哪一次来娑婆世界去教化他们,使令他们发道心,使令他们成就不退转,未来当得佛,佛陀并没有明说。这叫略开显,所以就引起了弥勒菩萨第二次的疑惑。

所以整个<从地涌出品>有两个疑惑、一个回答。弥勒菩萨先疑惑他们的老师是谁,佛陀先简略回答。这个时候弥勒菩萨又提出了第二个疑惑。第二个疑惑的回答在下一品<如来寿量品>,正式的回答。

庚二、疑请 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重颂

我们看弥勒菩萨的第二次疑惑。这地方有长行跟重颂。

辛一、长行 分二:壬一、经家叙疑;壬二、腾疑请答

壬一、经家叙疑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及无数诸菩萨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于少时间,教化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诸大菩萨,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释迦牟尼佛说是我在娑婆世界成佛,而我那个时候亲自教化,但是并没有讲到哪一次的应化。那么弥勒菩萨就假设,佛陀就是在这一期的两千五百年应化期教化他们,就先假设这样。所以弥勒菩萨就说,您老人家这样讲实在是“怪未曾有”,这很奇怪的事。怎么说呢?“云何世尊于少时间,教化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诸大菩萨,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如果是这一期的应化,那您老人家应化的时间,从您三十成道,八十入涅槃,顶多就五十年,您五十年怎么可能教了数目这么多、功德这么大的菩萨呢?也就是说,你就算种一棵树,这棵树也要慢慢成长,怎么可能一下子就长大呢?这个因地太小,果地太大,因果不成比例,所以提出这个疑惑。

壬二、腾疑请答 分二:癸一、腾疑;癸二、请答

我们看壬二的“腾疑请答”。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段“腾疑”。

癸一、腾疑 分三:子一、法说;子二、立喻;子三、合法

子一、法说 分二:丑一、执近疑远;丑二、执远疑近

丑一、执近疑远

腾疑当中先看“法说”。法说当中先说明,这个弥勒菩萨为什么产生疑问呢?因为他“执近疑远”,他执著是因为今生教化,而忽略了佛陀广大的久远的法身的功德。

即白佛言:世尊!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

世尊!云何于此少时大作佛事,以佛势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无量大菩萨众,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弥勒菩萨就白佛言,说世尊!如果您老人家是这一期,今生这一期的因缘教化,那您从做太子的时候,十九岁出于释宫,出家,三十在菩提伽耶成道,三十开始转法轮,到您老人家入灭,八十岁,也就顶多四十九年,就说法四十九年。那您怎么可能在如此四十九年短暂的时间成就这么大的佛事?就算您老人家有佛的神通力,您老人家有智慧力,但是这些菩萨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成就这么广大的功德呢?

也就是说,您老师再怎么好,但这个弟子的修学,他理可顿悟,事要渐修,他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如果以今生的教化,的确是很多疑问。因为他“执近疑远”,执著今生教化,就产生这个疑问。

丑二、执远疑近

世尊!此大菩萨众,假使有人,于千万亿劫,数不能尽,不得其边。斯等久远已来,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植诸善根,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

这个地方讲到“执远疑近”,就是执著法身——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的功德广大,而怀疑世尊这个迹门的教化时间太短。

我们看经文。第一个讲到这些菩萨数目众多。他说这些菩萨假使有人用千万亿劫的时间去数,是不得其边的。第一个,数目太多。第二个,功德广大。这些菩萨久远以来,“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植诸善根,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

所以这个大乘佛法的修学是不容易的,跟小乘不一样。修学小乘佛法,你把门一关,你明白无常无我的道理,你不跟任何人接触,你也不亲近诸佛,你也不广度众生,你可能善根够,像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一生就成就阿罗汉了。不用跟人家互动,门一关就可以了,双腿一盘就可以。

成佛之道不是这样子。亲近十方诸佛,广度十方众生,上求下化,你要花一万劫的时间才达到圆五品,成就位不退;然后经过六根清净位,行不退,到达圆教的初住,住于佛家,要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就是,最基本的,从五品到六根清净位,到成就圆教的初住,破无明证法身,这个基本的般若道走完,要一大阿僧祇劫,何况这些法身菩萨根本就超过圆教初住!所以他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去完成这么广大的一个教化。

子二、立喻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难信。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言是我子。其百岁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难信。

弥勒菩萨把他的疑问先讲出一个譬喻,说这件事情真的很难相信,用短的时间教化这么广大的功德。就好像有一个人,色美发黑,年轻色美,毫无衰老之相,只有二十五岁。这二十五岁的人,竟然指着一个百岁的老人说,这个人是我生出来的。而这个百岁的人也指着这个年轻人说,这个是我的父亲。那这样子这个时间上就很难相信了。

他的意思就是说,世尊!我们就不讲时间了,就讲外表好了,就是以佛陀的迹门丈六比丘相来说,如果我们只用六根来看佛陀的迹门,那他的功德还赶不上这些从地涌出的他的本门的弟子,这些法身菩萨。因为释迦牟尼佛的示现,迹门是摄受那些凡夫二乘。就是说,怎么可能您一个丈六的比丘相,就指着这些大神通大智慧的法身菩萨说,这是我教化出来的?那这的确是让人家很难相信,从表相来看很难相信。

子三、合法

佛亦如是!得道已来,其实未久。而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出住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巧于问答。人中之宝,一切世间甚为希有。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时,初令发心,教化示导,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那么“佛亦如是!”弥勒菩萨就示同凡夫,就说,如果是您今生的迹门教化的,而事实上您老人家从三十成道到入灭,其实也就四十九年,或者说五十年的时间吧,那么这五十年您怎么可以教化出这五大功德的菩萨呢?第一个,他的誓愿坚固,“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而不退转。这个菩提心的愿力要坚定不退转,是要很长时间的。第二个,“善入出住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这第二种功德。第三种功德,梵行清净。“久修梵行”,能够断除一切的烦恼。第四个,“善能次第习诸善法”,他能够善巧说法。第五个,“巧于问答”,作种种的四无碍的辩才。

那么基于如上五种功德,这些大法身菩萨是“人中之宝”,是法身,主要是僧宝,这“一切世间甚为希有”。而今日世尊却说,您老人家在今生得道的时候教化他们,使令他们发菩提心,乃至于引导他们修六度,最后趋向无上菩提。而事实上您老人家得佛未久,怎么可能成就如此大功德之事呢?

其实这个弥勒菩萨的疑惑是有道理的。

就是说,你看一个声闻人的成长,他的重点在出离心。所以你一个人,你接受什么知见,你就以它为目标,以它为发心,就以它为修行。所以,从出离的角度,他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就是“誓断一切恶”就可以了,断德就好。所以,他把门关起来,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利根的三生,钝根的六十小劫,他一定成阿罗汉。

但是,大乘佛法是,他不是出离心,他是菩提心。他做三件事,他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所以他断德、智德、恩德,他必须安住在多事、多业、多希望住。所以他一定要怎么样?亲近十方诸佛,他是一定要去的。你不能关在门里面修止观而已啊。第二个,他也一定要去广度十方众生,广结善缘。要不然你以后成就了佛土没有人来。所以上求下化是很费时间的,这都是要长时间历练积累的,不可能在您今生的时候成道教化。所以弥勒菩萨的疑惑是有道理的。

癸二、请答

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佛所出言,未曾虚妄,佛所知者,皆悉通达。然诸新发意菩萨,于佛灭后,若闻是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

唯然,世尊!愿为解说,除我等疑,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事已,亦不生疑。

弥勒菩萨最后就总结他的疑问说,我等虽复深信诸佛所说随宜教化,佛陀的说法经常都是随顺根机而方便开示,但是重点是佛陀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即便是方便也是真实不虚的,您老人家不可能造假。第二个,佛陀的智慧是圆满的。所以,基于佛陀的话是真实的,佛陀的智慧是圆满的,我们是相信您说的。但是在佛陀灭度以后,初发心菩萨如果听到佛陀这样子讲,可能就不相信,甚至于有破法的罪业因缘。所以,唯然世尊,愿为我等解说,除我等疑。除我等疑是除现在与会的大众的疑,也除未来之疑,就未来世中这些初心菩萨,如果产生疑惑可能会有谤法。

所以蕅益大师说,请法请出佛陀本门的功德,有两个好处:对浅行者,他能够避免诽谤;对深位者,加强他的信心,用这个法身功德的殊胜使令他们更加努力的增道损生。所以,佛陀这以下的开示对现在众生、对未来的众生都有好处。

辛二、重颂 分二:壬一、颂腾疑;壬二、颂请答

壬一、颂腾疑 分三:癸一、颂法说;癸二、颂立喻;癸三、颂合法

重颂当中先讲出疑惑。

癸一、颂法说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  出家近伽耶

坐于菩提树  尔来尚未久

此诸佛子等  其数不可量

久已行佛道  住于神通力

善学菩萨道  不染世间法

如莲华在水  从地而涌出

皆起恭敬心  住于世尊前

是事难思议  云何而可信

佛得道甚近  所成就甚多

愿为除众疑  如实分别说

这个重颂跟前面差不多的意思。简单讲就是,“佛得道甚近”,而“所成就甚多”。就是从今生的迹门来看,佛陀成佛以后的时间只有四十九年,而教化出这么广大的菩萨,的确是有疑惑的,就是成道甚近,而成就甚多。

癸二、颂立喻

譬如少壮人  年始二十五

示人百岁子  发白而面皱

是等我所生  子亦说是父

父少而子老  举世所不信

前面是约时间,这以下约功德。就是说,就算不谈时间,一个年长的大功德的人竟然指着一个年轻的丈六比丘的应化身,说这是我的师父,这的确也是很难相信。因为佛陀现出了丈六老比丘相的应化身,他示现要老病死,而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是大智慧大功德,从功德来看也不对称。就好像一个年轻人指着年长的大功德人说,这是我的儿子。所以,从时间来看,从功德来看,的确都有疑惑。

癸三、颂合法

世尊亦如是  得道来甚近

是诸菩萨等  志固无怯弱

从无量劫来  而行菩萨道

巧于难问答  其心无所畏

忍辱心决定  端正有威德

十方佛所赞  善能分别说

不乐在人众  常好在禅定

为求佛道故  于下空中住

这以下就是把前面的立喻作一个合法。

说释迦牟尼佛的应化身亦复如是,从迹门来看,得道甚近。而菩萨的功德,这以下讲出六种功德:第一个,“志固无怯弱”。这是一个誓愿很坚固的不退转的菩萨。第二个,“从无量劫来,而行菩萨道”,他是圆修六度。第三个,“巧于难问答,其心无所畏”,他是有甚深的四无碍辩才。四无碍辩才要到八地才有的。第四个,“忍辱心决定,端正有威德”,这个福德庄严。第五个,“十方佛所赞,善能分别说”,得到诸佛的赞叹。第六个,成就大神通。总结,“为求佛道故,于下空中住”。

所以弥勒菩萨等于是“执近疑远”。如果是以今生的应化,的确教化不出这么广大六种功德的这些菩萨。

壬二、颂请答

我等从佛闻  于此事无疑

愿佛为未来  演说令开解

若有于此经  生疑不信者

即当堕恶道  愿今为解说

是无量菩萨  云何于少时

教化令发心  而住不退地

前面是腾出疑问,这以下恭请佛陀回答。

“我等从佛闻,于此事无疑。”我们作为法身菩萨,听佛陀这样子讲,我们心中没有疑惑。但是希望佛陀为了未来的初心菩萨,能够详细地说明佛陀迹门跟本门的关系,他到底是哪一世度化的。因为,如果对于此经、对于佛陀的因地的教化跟果地的功德有任何疑惑不信的话,甚至于毁谤的话,会堕落三恶道的,因此惟愿佛陀慈悲,为详细解说,这些无量从地涌出的菩萨,是如何在短暂的时间,“教化令发心,而住不退地”。

这个地方,他后面的疑问,其实重点就只有四个字,就是蕅益大师说的“执近疑远”。就是,我们一般对佛陀的认知会执著在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那一期的应化,这是我们刻板的印象。就是,当我们长时间看到月亮的影子的时候,欸,你看我们有这个影子的照亮,我们可以做很多的活动。就是我们眼光如果一直注意月影的时候,我们就忽略了空中的月亮。就是执近疑远。

其实法身的摄受是自在的,是超越时空的,你怎么就执著一定是今生教化呢?就是说,佛陀作为一个法身的佛,成就本门以后,只要弟子成就,他随时可以教化。

所以,佛陀的教化其实有两种:

第一个,叫应化身的教化。应化身的教化,他的好处是:他长期陪伴。这个很重要。就是说,你要让一个人修行有成就,你只有一个办法——陪他成长。你不能够说一下子感应道交,一下子就消失掉。这样子可能消业障可以,但你要长时间成就智慧,佛陀一定要怎么样?一定要真正地出世,要跟我们生长在同一个时空,一定要陪着我们生老病死才可以。所以应化身的好处就是现身说法。

当然,他有不足的地方,就是他有时空限制,你一错过这个机会就没了。我们现在还赶上了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代。如果要经过一万年的时间,你一出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这一期的教化,正法、像法、末法都没有了,那你就完全得不到佛陀的教化了,就是这个月亮的影子没有了。

第二个,但是你别忘了,还有法身功德的摄受。有善根的人,他可以自己雕一个佛像,忆佛念佛,栽培善根。栽培善根,他就有因缘遇到下一尊的佛陀的应世。

所以,法身的摄受,他的好处是什么?常住不灭。应身的摄受来自于现身说法。所以到了后面,真正的<如来寿量品>的时候,佛陀度化众生是双向的。你有幸生长在有佛出世的时代,恭喜你!佛陀示现在你的时空,他能够讲你听得懂的话,他能够知道你的思考模式,为你说三乘的法,最后再开权显实讲到一佛乘。就是你能够跟他直接地见闻觉知,直接接触,而且直接地吸收他的教法,那是你有幸赶上应身佛。所以,应身佛的缺点就是他有时空限制,你要跟他生长在同一个空间;而且他的法有一定的法运,你要生长在他法运在的时候。所以应身佛的好处是,他亲自能够教化你,长时间地陪伴你,但缺点是他有时空限制。

如果这个应身佛时空一过了以后,怎么办?大地没有水了,已经没有月影了。不要怕,还有月亮,还有月亮在。佛陀的法身,虽然我们不能够透过见闻觉知直接跟他接触,但是你别忘了,“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在<如来寿量品>说,佛陀的法身,每一个众生心里在想什么,他清清楚楚。你一旦忆念他,他马上跟你感应道交。当然,他不一定现身,但是你就积累了下一次见佛的因缘。所以在<如来寿量品>说,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有幸生长在有应化身出世的地方,而有些人是没办法出生在应身佛的地方?就是你没有经常地跟法身接触,没有忆佛念佛。

所以佛陀是两种教化,应身的教化跟法身的教化。这两个之间的相互作用,到下一品就会详细说明。这一品只是一个序分,就提出疑惑,等待<如来寿量品>佛陀的正式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