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来果老和尚文章

宗门下言心意识,就是心知起念、分别一切

根、尘、识俱遣,心、意、识全忘;十方坐断,不通圣、凡。这四句话,摆在工夫上研究...

工夫现前,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种:第一极生,第二极熟,第三非凡、非圣。这三个题目,把你们用...

知见不正,纵修得十万岁寿命,还不如不修

佛的正法难遇。我们业障重的苦恼众生,虽有善根感受这一个人身;再发一点道心,相信...

此至一门是最为玄妙,惟有初心者难找下手处

沩山祖师曾说 :此至一门是最为玄妙。惟有初心者难找下手处啊 !就是不容易找到这...

未证谓证,未得谓得,大妄语成阿鼻地狱

宗门下的人,不乱开一个口;假使说错一句话,就要丧身、失命。你的身丧了,命失了,...

觅心了不可得

参禅人,不信参禅之人开悟,不信自有佛心,更不信心是谁个。自疑曰:若我有心,究在...

参禅人,无长远心

参禅人,无长远心。这一句话,粗不尽会。细向自己胸中,深审一刻,一头贡出一个上海...

离了妄想,你在什么地方

初发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沉。我说你们这一种人,不能用功,了生死没有...

凡所有心皆称迷心,心本无生始称悟心

参禅人,守住一门做工夫。何以专办此事,尽此一生,尚不容易办好,何能这一头、那一...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复由有心,用到无心。无心,无...

到此放开手来用工,处处是得力处

参禅人,在散乱心中参禅,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打妄想叉。何以故?正要用工,...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才是参禅人行履。无始劫来,攀...

今既披缁,岂敢再随身转

参禅人,顿修戒、定、慧,即灭贪、嗔、痴,并不离参,而另去除贪等习。真道心人,身...

黄龙三关

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 对于破本参后,就是见性,但未了事。事虽然多,眼睛已经打开...

一句念佛是谁,戒定慧三学兼备

十一月初十开示(四七第四日) 三学兼修,一参具备。三学就是戒、定、慧。教下对于...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无耐烦心,无向上心,无坚...

世世生生,除办慧业外,其余尽是办痴业

修慧一事,极为重大;满世间人只说聪明、不说智慧者,何以故?当知慧从心修,聪从境...

逞强好胜,终非道人资格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或用头碰地,眼泪挂脸上不止,...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动行即定。我人由一念不觉,才...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下,任我在俗存款,被人骗去;...

不拿佛法做人情——记来果老和尚二三事

一、高旻寺革除经忏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佛事。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处,概不出此。类如参禅因者,决定感开大...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就是疑情

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下承当就是的;承当的一句话也...

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

参禅人,切宜恒心远固,不得碰着即退。要知参禅事,大无可比,任世间一切千万重要,...

将冤亲作父母孝,作诸佛敬

参禅人,首知瞋怒,为伤身害命之渊府,并不费大事。见人与我不利,闻人与我有害,即...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无造过余地,何云有过?非也,...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用呢?要有心,才可用心。再警...

知初出家,必住丛林,先修福本

参禅人,首立冲天大志,出格大志,出世大志,成佛大志。人无大志,何事不能行,何事...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则二粥一饭,衣则任冷任寒。儒...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在没有什么讲头;在你们还以为...

菩萨行利生之道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悟道之人,所行之行与菩萨行...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有人问赵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问:我不是问这个道,我问的是大道。...

轮回中谁能与其出苦者

菩萨地上有变易之苦,罗汉果中有分段之苦,一切诸天有五衰之苦,阿修罗有嗔斗之苦,...

静中有工夫,动中亦要有工夫

用功人,以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来身、心轻安,工夫是清清爽爽的。...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世街廛不能办,因人事纷繁,日...

念念分明无妄想,心心清澈无昏沉

参究这件事,要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念念分明则无妄想,心心清澈则无昏沉。只要分明...

真切工夫才有悟处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几句话,是说用功人一天到晚心行上的事。...

破了本参,还有没有妄想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念皆是真如。一个妄想,一个真...

只忧道业难成,不虑身心沉没

出家人专务世法,应赴经忏,贪图名闻,关心利养,佛行全缺,世行深追;至其极点,直...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许是工夫持久。何以故?正提...

一切障不离心,了心的一法

根机利一点的人,用功起来,不算一回事,不假修证,当体本真,无欠无余,清净光明,...

【推荐】香板下的祖师:来果老和尚

头陀苦行 到六月二十五日,我私自过海,准备行头陀苦行。那位苦行僧听说我要去行头...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模范。公,能除私曲猥弊;正...

一人与万人敌,在今人则不行

用功的人,谓一人与万人敌。这一句话,在古人最好,在今人则不行,何以呢?古人道心...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

第七委屈难受者。 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不挂齿。何以故?下至众生,...

六道众生皆是父母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

参禅破宗门三关

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透两关,力再小,透个祖师关...

生死的大病一定要医

良医之门病者多。世间人有了病,都要到医生那里去,你患什么病,医生就给你什么药;...

懈之一字,为世间最恶毒之物

懈者,倦之渊薮也。世之万事,若沾住一懈字,作事者纵使能成,定无深妙,常言美中不...

代一切众生受苦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岂不理当孝养,应当代受?既是父母...

行菩萨道必有护法神拥护

行至村中,忽遇一男子,手执文明棍,一见我面,碰统两棍,把我打得头晕胸闷,不便行...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疗治也。何以故?类如忽犯官刑,捉去正法,犯者...

未悟者,妄以假悟,自误误人

参禅人,守住无慧,不忍受苦无福,无福不能成佛,无慧不能度生。大力量者,应当修福...

不发急三字,能办成佛之大事

参禅人,学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发宽大愿。幸我今日,得入学佛到场,已迟三十年...

中国近代禅宗大德--来果老和尚

来果老和尚,是中国近代禅宗大德,生有异慧,乘愿再来,与虚云老和尚同为佛门龙象,...

在动中修行更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静中用功好用,坐下来用,工夫就现前。要说动中用功,不容易!工夫恰...

福能空罪,慧能破愚

每有久住丛林之人,未开佛法知识,未阅佛祖经典,一向执迷枯坐,静此一生可以,稍动...

在昏沉妄想里做活计

初发心用功,怕妄想;工夫用久,怕昏沉。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你们全在昏沉、妄想...

参禅、悟道、了生脱死

住宗门下的人,要行宗门下的事。你们要晓得:宗门下行的是甚么事?若不明了,纵许你...

未悟的人,犹如瞎子一般

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们讲一下子,不然,这样下去,...

能持戒不犯,就没有苦果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什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大戒是哪三坛?恐怕还有许多人...

无可放处还要放下

佛在世时,有一个外道持花供佛,拜毕。佛说:把花放下!外道遂将花放下。佛又说:把手放下!外道就把手放下。佛又...

来果禅师悟道因缘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

【佛教词典】验来果

来自【释氏要览】的解释...

【佛教词典】一来果者

来自【阿毗达磨辞典】的解释...

【佛教词典】一来果补特伽罗

来自【阿毗达磨辞典】的解释...

【佛教词典】一来果

来自【阿毗达磨辞典】的解释...

【佛教词典】来果

来自【佛光大辞典】的解释...

【佛教词典】一来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来自【法相辞典】的解释...

【佛教词典】一来果向及一来果

来自【法相辞典】的解释...

【佛教词典】一来果补特伽罗

来自【法相辞典】的解释...

【佛教词典】一来果

来自【法相辞典】的解释...

【佛教词典】频来果

来自【佛学常见辞汇】的解释...

【佛教词典】验来果

来自【佛学大辞典】的解释...

【佛教词典】频来果

来自【佛学大辞典】的解释...

【佛教词典】如来果上法门

来自【佛学大辞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