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大家慈悲,大家精进。

上周在外边有弘法的任务,时节因缘不便,跟大家隔了一周才见面。但是时间过得很快,一周两周好像没什么差别,一眨眼的功夫。我想大家还是不要懈怠,要继续精进,持之以恒。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容易乏困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打起精神来,把修学的功课进行到底。

今天我想做一个关于闻法的主题分享。依然如故,还是从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里边进行摘抄,然后跟大家来分享。之所以有这样的分享,就是因为我们闻思讲堂有四个群,整个都是以闻思为主的线上道场,一直有这么多优秀法师慈悲给大家讲经说法,同步进行,所以说在堂里面的同修们是非常有福报的。

当然这个实修群另当别论,一直强调要回向、忏悔,以真实心地上来动用功夫而为宗旨。有这样的施设,从一个层次上而言,为了更加明了的让大家学修并进。并不是让我们割裂解行,鉴于闻思是本位而立这个实修群,严格的只从功课上来着手。但是时间久了,在这方面也要慢慢的融会贯通,从解和行的相辅相成、各行其道的拣别中,我们心里要有一个数。

对于听闻佛法怎么算正知正见,怎么算有功德利益、真实受用,如果对佛法的听闻能够走到这个对的层面,可能一系列下来,不管怎么听都是对的,都往修行上面有所汇归。如果佛法听不对,或者发心、相续,乃至有些见地上出现了闪失,那么很可能就汇不到行门上来,而且还会在信心或者精进上面打折扣。

所以今晚我们就照着祖师的言教,分享一下怎么样叫做闻法?对法的态度怎么样起行。

首先来看第一段开示。大家先读一遍熟悉一下,因为蕅益祖师是明末的人,明末清初的时候用的文言文行文还是属于古文,我们现在熏习的比较少。所以大家稍微浏览一下,我们再讲解。

“讨究佛法,第一要务。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况弟子乎?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倘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示真实修行出要,何由得证胜义?试观外道,亦出家求出生死,不知正法,求升反坠。故不留心教典,饶勇猛精进,定成魔外。胁尊八十出家,昼观三藏,夜习禅思,乃有济。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岂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习教乎?将谓如来教法,仅同举子业,博名利于半生者乎?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今佛法流布,赖迦叶、阿难二祖彻底悲心,人皆视作等闲。殊不知恒沙世界,无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闻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韫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段话,单从听闻佛法对法的殷重态度上面,要有这样的心理认知。这个背景,在实修群里边也会跟各位同修提倡,要真正从心地上用功夫,真正落到实处,也再再地说,说多了没用,还是要具体的真修实干。那么在真修实干的时候,并不是说要摒弃诸佛的教法圣典,这点我们要有一个见地。

为什么呢?法的重要性永远都是不可没的,我们的闻思讲堂,和常说的闻、思、修,闻永远是在第一位。蕅益大师这段话也是为了纠这个偏法,因为有的禅人、或者念佛者,认为光修就行了,不必学教,不是这样的。

蕅益大师讲到“讨究佛法,第一要务”,强调了“诸佛所师 ”,三世诸佛所有的老师就是法。

为什么常说“依法不依人”,就是在这个阐述层面而定的。一切佛法的规范,信、解、行、证,教、理、行、果,所有十方三世诸佛都是依这个“法”而成就的究竟圆满佛果。

所以从三宝上来讲,法可以出生诸佛,法可以长养僧众,三宝的核心就是中间的法(常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一力担起来的。

所以“诸佛所师”,诸佛都要依法为师,何况佛的弟子,讲的就是我们。大家都是佛的弟子,一定要以法为根本究竟的所依止、所凭证、所修证的道路,所指点的修学方法、法门成立等等这些,都是要从法上来的。

蕅益大师接着一转说,“虽胜义法性,贵在亲证”。这是常规认知,佛法要真修实干,要亲自证悟到这个境界。如果没有修证,学了那么多还是白学,不起作用,跟画饼充饥一样,不能顶饱。所以的确法的这种胜义法性“贵在亲证”没错,亲自证悟为究竟根本。

法叫“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它有一个秩序,有一个概念,有一个语感语境,如果没有这个进行沟通和指点,就像再往下看蕅益大师讲到的,虽然亲证,可是如果没有经教,没有佛说的法,没有我们的理解力,主观能动的把握功能去解读、领悟和实践的话,这个法对我们的作用就没有一个沟通渠道来进行操作。

所以蕅益大师接着说“倘非黄卷赤牍,作标月指”。这是什么意思呢?“黄卷”就是一般纸制的经典;“赤”是红色;“牍”是简牍,就是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卷起来那种书,像轴一样。“黄卷赤牍”指的是一切可以流通法宝的载体。

“作标月指”是《楞严经》里面很著名的一个譬喻,说一代教法就像一个手指指月亮,我们所有的学人是顺着这个手指而见到真月,不是锁定这个手指不移,而不看月亮。如果把教理完全放不下,把“指”当作月,那就更错认了。

可是我们说了那么多,反过来最重要的基本是什么呢?没有“指”永远见不到月,这个“指”就是教法。虽然“指”不是根本,可是是见月的根本,而且是决定性的必由因素,这就是佛说的圣教。

蕅益大师这里要讲明法的重要性,所以他说没有这些经卷,怎么来作标月的指呢?怎么来指示真实修行的出要,怎么由此来证得胜义谛,解脱境界呢?所以,这是一系列对于法的重要性的强调。如果没有法,后面的修证,可以说没有依凭和指导。虽然满腔热血,但是很可能就会走偏。

蕅益大师说,“试观外道”,特别是在当时的印度也有出家的外道,他们也是寻求宇宙真理,要解脱生死的,可是因为在法上没有找对路,在言教上没有寻到根,所以他们理论体系对于宇宙万法阐述的层面,非常有局限性,而且虽然依着自以为是的方法去修行,可是“求升反坠”。就像躺着吐唾沫一样,使了很大的力气想吐到天上去,结果最后还是坠下来,南辕北辙。

所以从这点来讲,教典很重要。“故不留心教典”,我们不认认真真在教典上下功夫的话,再怎么勇猛精进,“定成魔外”,这就是说,没有正知正见,学的理路不清,不知道佛法之所以然,盲修瞎练,这样的话可能越精进越麻烦。

这一段话蕅益大师给我们交待了,学佛当然要讲究真修实干,亲自去证、去悟,可是,我们不要在提倡证悟的时候把解给割裂开来,因为很多时候觉得不要学教了,完全把它抛在一边,都是文字游戏一样、戏论等等这些,一旦这样的话,要么往左要么往右,还没有走到中间。

所以提倡修证重要性的同时,也要知道闻思是一样的重要,而且闻思在前,它铺垫好了以后,你才能真正的踏入修行的正路,不会出现“求升反坠”乃至成为天魔外道的这种危险。正路还是从闻思而来,所以不可以绕开听闻佛法而盲修瞎练,是这样的一个思想内涵的主题。

再来看下一段是针对时弊的,我们现在有时候也会这么提倡,那到底对不对,我们来看。“有谬云”,有一种错误的说法。“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是通常的思想,我们现在也常这样说,年轻的时候有文化,记忆力也好,还能学的进去,等老了什么也都学不了记不住了,就念念佛吧。这又是一个走入极端窠臼,走偏了的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些人云亦云,表面上貌似真理的说法缺乏分辨力,都会陷入到这种偏颇的知见中。所以蕅益大师说这是错误的,“岂年少不必念佛”,第一个错误,年少就学习教理,那么难道说光学解,不去行吗?再次,“年老不可习教”,老了可能信心也没建立起来,愿力也没有激荡出来,甚至连轮回、因果、了生脱死等等这些,基本的学佛初迈步的概念都没有建立起来,光就这样机械性的念几句佛,也没有信愿,恐怕念的也不地道,能不能往生,这都是两码事,因为他教理不明。所以,谁说年老就不可学教,他认为这是错误的。

所以从这两句开示来看,蕅益大师的根本核心内涵,是让我们解和行一定要并进。年少学教可以,可是也得念佛,要有行;哪怕年老了,要想行的好,还是需要了解一下所以然。这样的话才能够算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偏不倚。

蕅益大师后面反问“将谓如来教法,仅同举子业,博名利于半生者乎?”意思是说,认为年老了就不用学了,这跟世间人打江山、成家立业一样,年少就值得学一学,年老了就不用学了吗?蕅益大师认为,诸佛圣教解脱之法,年少、年老都得学,同样要行。

如果认为年少学,无非就跟世间俗情俗见一样,年轻的时候赶紧读点文凭,将来谋个好前程,找个好工作,是为这些的话跟世间法就一样了。“博名利于半生者乎?”,作为投资而不是真正为解脱而学,那跟俗情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根本对法的定位和功能没有正确的认知,不知道学佛法是干什么的,才有这样的一种见解。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是指闻的重要性,但凡一历到耳根,能听进去一星半点,就永远成为菩提道业的金刚种子。

并且“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因地在雪山修行的时候,为了从古佛那里听闻到半个偈(一个偈子四句话,就像古诗一样,这在佛门叫做偈子。半个偈就是前面的两句或者后面的两句),可以把全身布施出去来求这个佛法,从中可见法的重要性。

并且蕅益大师说,现在的佛法流布,全“赖迦叶、阿难二祖,彻底悲心”,这在佛门里面大家都知道。

释迦牟尼佛灭度了以后,当时有不调服的比丘乃至外道等群起而攻之。迦叶尊者当时看到这种情况后非常悲愤感慨,就召集大众一起来结集经典,给佛说的三藏经、律、论定型。阿难是“多闻第一”,两个人配合做了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后面又相续做了四次集结。

所以祖师爷赞叹说,全凭迦叶和阿难两位尊者慈悲所做的功德事,我们现在才有听闻圣法的机会。

“人皆视作等闲”,如果不尊重重视教典,甚至完全放弃教典,一味提倡真修实干,这是错误的,不可以把教典视作等闲。

并且还说了佛法流通的难得,“殊不知恒沙世界,无量劫中”。就是在整个现前的宇宙万象中,整个他方国土里,不是每个国土都会有佛,都会有法,都会有僧,不一定的。在这样无量无边的恒沙世界和成住坏空的劫数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闻也!”其他国土连什么是法,什么是佛法,什么叫解脱,听都听不到,不用说想听具体讲的什么意思,都没有这回事。

所以说从这点来讲,讨究、学习佛法的第一要务,一定要从法来下手,要知道佛讲的法是怎么回事、道理如何、法门怎么操作、之间的关联,乃至上上下下纵横贯通的时候,能够吃透、明了,这些都是莫大的福报,都来源于法的功德。

这一段蕅益大师给我们提出了,学习佛法第一要以法为师。你看三皈是皈依的佛、法、僧,戒是从佛说的律典里面来的,修学法门乃至次第、十二因缘、六度万行,都是佛的经典里面所施设的法门,每个修行的步骤、念念的这种功德都是从法来的,怎么可以撂开法,说你好好去修吧,这是不可以的。特别是在修行的境界中,真正用功的人,随着功夫加深,原来学的到了一个次第往高走的时候呢,又反过头来需要法的印证,和再在其中寻找怎么走的方法。这时候又是一个层面,所以法是时刻离不开的。

离不开法,就要知道怎么来学法,怎么个次第。下面第二段是给出家人开示的,叫《示阅藏》,即有人针对阅藏请教蕅益大师怎么样下手,因为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大师就针对如何学教,有这么一段开示。就着大师开示,也立足于我们的现实本位,再跟大家做一个贯通。来看原文:

“学问之道,贵下学上达,所以如来施教,必有次第。今人空腹高心,但图圆顿之名。无力饮河,讵能吞海?必先阅《律藏》,稔知佛世芳规,深炼为僧要。次阅《四阿含》,了正因缘境,为圆妙三观之本。次留心台教,深知如来说法所以然之妙,及四悉檀巧被之致。然后将此法界钥匙,遍开不思议经论之锁。势如玻竹矣! (《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阅藏四则)”

学教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把握住它的精神,然后对治现实的状况。“学问之道,贵下学上达”,蕅益大师说,学习一定要层层递进,一定要通透过来,有条不紊稳扎稳打的往上走。不要说一口想吃成个胖子,或者台阶不好好走,三个五个的往上跨,每一个台阶都有它的次第和功德,如果绕开了很可能在这方面就有漏。

那么具体这个台阶怎么走才叫次第呢?蕅益大师说,“所以如来施教,必有次第”,就是这个“下学上达”的次第。佛法施设的教言也是有次第的,跟着学问之道“下学上达”这个原理走的。

蕅益大师接着讲,“今人空腹高心”,这就是我们现在常犯的毛病,很多时候看了一本经就唯此经为是,就必然是这样的,只要跟这本经有违的什么都不对了。可是佛讲法的背景、因缘、所对的根器,当时的启问者不同,都是不一样的。

侧重点和大背景你不知道,守着一本经,尝了一颗果子就以为满树的果子都是这样,那很可能就错了。所以说“空腹高心”我们是一不留神就犯,有的人没有看经典,也不知道整个的教法次第,可能就听了一段开示,或者喜欢某个出版社谁泛泛写的一本书,其中有几段大概是比较相应,从此以后就凭此以为可以走遍天下了,已经把佛法大海的一滴水倾握在手了,这都是一种自以为是的错知。

特别都认为自己的法门最高,所有的法门都是一个法门,就是心地法门。那么心地法门分开来又是这么多门,门门都是为了针对不同的习气根机而施设的,让你入心地之门。所以说哪里有高矮、好坏呢?我们就觉得自己的最好。

“但图圆顿之明”,得着一块就以为是全部了,这个还有一种,就是喜欢求高法、妙法,怎么个高、妙法你懂不懂?或者一听这妙法里面有一些比较玄妙的称谓,比如常说的开悟、明心见性、大开圆解、得了五眼、六通乃至大圆满等等,你都不知道大圆满是什么意思,就开始以为朝着那儿走了。

可是圆满是怎么来的?是一点点走出来,填充出来的。你没有填充永远都是扁的圆不了,不塞它就不会满嘛,那你怎么能圆满。

接着说,“无力饮河,讵能吞海”,河水都喝不完,就想一口把海水给吞了,有这样的吗?所以说有些人刚刚接触或者稍微看了点佛法,就不知实务,一讲起来好像完全指点江山、了如指掌一样的。

佛法博大精深,三藏十二部掀开,有的经典我们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现在只是了解了一些,慢慢的去融会贯通,够自己修行之用,一边走一边解一边行,这才差不多。

所以蕅益大师说“必先阅律藏”,才能够“稔知佛世芳规”。要先把戒律巩固起来,这个对于在家居士也是完全一样的,至少要先把“五戒”铁定的摆在那里。如果没有戒律,天天妄谈,说的多么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基本都是吹牛的,没用。

一定要依照戒、定、慧,以戒开始为基。从在家同修来讲,我告诉诸位,应该这么理解做,至少要知道佛门仪轨,身为居士整个怎么礼佛、朝道场、亲近善知识,怎么如理如法,这些要明了。

明了是有两方面。一是从恭敬心上来明了,二是我们讲了好多道理比如平等无碍,然后在任何事里边就平等无碍,也没有尊卑,也没有先后,这都不可以。所以这些也是有先后次序的,但凡跟善知识亲近或是参加法会,基本的排队,怎么发心,各自管好自己所应该负责的这一点等等这些,然后大家一块儿成就,这也是律藏的一种精神。

再就是真正去认识和学习律条,至少常把“五戒”要认认真真谨记在心,这样才是一个初步次第。

蕅益大师再说,“次阅《四阿含》”。《四阿含》也叫小乘经典,现在大家一般开始接触的都是大乘的这种圆顿或者是究竟经典,其实从完全入佛法来讲,《四阿含》才是真正入佛道的一个初门。《阿含经》里面有四部,分别是《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长阿含经》以及《中阿含经》。“阿含”是印度话,翻译成汉语就是无比法、圣法的意思,非常殊胜。

《阿含经》是佛在讲完《华严经》以后,花了七、八年的时间所讲的。里边很到位的讲了世界的形成、因果关系,宿世佛是怎么成道的,还有些譬喻的故事,乃至怎么去修习内观等等这些,都是从人的本位来讲,非常接地气。

但是,“了正因缘境”,把这个基础打好以后,也知道佛法的正知正见,明白开始是要干什么,才是“为圆妙三观之本”。就是说,从《四阿含》开始,就为后面迈入大乘作了很好的基础。

因为《阿含经》里边首先教会我们出离心、无常、诸法是苦等等这些,把学佛的初入门见地摆正以后,再去迈入大乘的这种圆顿、究竟教典的时候,就不会走偏了,所以这里讲到“为圆妙三观之本”。

蕅益大师的修证和教理是非常圆满的,所以他堪做任何一个宗派的祖师爷,可以随时去荷担任一宗派。当时他就做了一个决定,抓阄听菩萨的,让他学哪一宗,以哪一宗为主,他就学哪宗。最后抓出来是天台宗,后来他就悉心天台教法,所以“次留心台教”。

“台教”就是大乘佛法八大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天台宗对于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判教”讲的很系统到位,因为释迦牟尼佛讲了那么多法,我们不知道从哪儿学,该怎么学,也不知道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等等。

当时智者大师就把释迦牟尼佛整个的一代教法进行了组织说明,从哪儿开始学,再学什么,再学什么,然后佛为什么讲法,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讲,都讲得特别到位。这是天台宗的一大功德,大家以后有机会去了解一下。

比如里面讲到“五时八教”,把佛一辈子讲法分了五个时间段。“八教”分为化法四教和化仪四教。“仪”就是佛度化众生的仪轨与方式方法,具体用什么方法度,是顿法还是渐法,即直截了当还是循循善诱,还有秘密法与不定法等等这些,这是一个方式方法;还有度化众生的教法内容,就叫“化法四教”,即常说的藏、通、别、圆,藏教最主要的指的是《四阿含》经典,慢慢的迈入到大乘就是通教、别教和圆教,这个比较深邃,我们以后有机会再了解。

但是它组织的非常到位,明白了这以后,就知道释迦牟尼佛一代讲法的次第所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讲这个经典,针对什么人说的,这个法门是什么样的,怎么个殊胜法,跟别的法门又有什么不同,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深知如来说法所以然之妙”,这样才能够善体佛义,知道佛讲法的初衷在哪里。就像文殊师利法王子对佛每说的一个法,每讲的一部经,都知道是为什么因缘而起,为施设什么法门而说,他都知道。

知道了天台宗“五时八教”的轮廓以后,大概对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有一个粗线条上的了解,那么就知道“所以然之妙”,特别是“及四悉檀巧被(pi,一声,同三根普被的“被”)之致”。“四悉檀”是一个概念,“悉”是普遍,“檀”是布施,就是用这个法来普遍的滋润万物大概的意思,四悉檀是指佛讲法有四个层面。

第一个叫做世界悉檀,比如要多做善事,修十善业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等这些,是人天福报,讲的是世间法、福德法;第二个是对治悉檀,有一部分众生他是怎样表现的,那么就施设怎样的方法来进行对治;第三个叫各各为人悉檀,就锁定一个人该怎么样度,给量身定做一套法门、施设、教法;第四个叫第一义悉檀,一概不讲世间法,重讲出世法、般若性空思想和毕竟空义。这是“四悉檀”。

了解了四悉檀的背景,再看一切经典,就知道佛是站在哪个角度讲的。比如说《十善业道经》就是讲的世界悉檀;“五停心观”就是对治悉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则是整个统一代佛法的究竟本怀,阐述毕竟空义,就在第一义悉檀上讲的。这样你就明白了佛是在哪一步下面说的,不会在法门之间来回乱窜,还说不清楚。

整个次第明白以后,再来看蕅益大师说的,“然后将此法界匙钥,遍开不思议经论之锁,势如破竹矣!”。整个行定下来以后,再看一切经教都通达无碍了。就知道佛讲这部经典的言外之意、醉翁之意在哪里,至少有这个理论上的构架,就不会坏乱佛法,也不会人云亦云,自己更可以学会一些融会贯通。

我在想如果大家一起来修学净土宗,从闻思的角度来讲,该怎么样去设置自己的一个入门方法。如果对净土这一门还没有特别入心的,可能也跟着一起一直在念,那么就这样,先跟着一起把功课做完,然后再好好的去深入一下净土的至少是三经,最好五经一论,《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还有《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往生论》,这是净土的根本经典。

接着再去稍微了解一下佛法的各个宗派,用不同的角度去尝试着了解一下,佛讲的核心义理。完了再可以依着《印光法师文钞》,在这样的大德文钞里面,进行长时间深入熏习的话,就可以把他的这个贯通能力领略过来。慢慢的整个大的背景有了,再一点点地触类旁通,这样的话是比较圆满的,现阶段来讲可以用这个次第。

又如果说你对净土已经深信不疑,也不妨要深入根本教典,比如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熟悉度,十大愿王的最后导归等等,再修一段时间再翻开看一看,又会有新的格外的法喜出来。

可能还有一些同修对于净土还没有感觉,大家在这方面不要觉得有点不对,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缘分问题,没有对错。如果要导归净土,把原来所有学的这些,都要把它平等的铺开来,然后再会到净土的教典上。再了解一下横超生死,竖出三界,对于整个这些教法的施设,时代的人的根机特色,都要有大概的了解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这么多人说要修净土,要找答案。特别是《净土十要》这部书一定要深入的去看,里边的见解真的跟佛菩萨是一样的。

从这样慢慢的,这也算是我们现在渐渐的学一个次第法。先锁定净土,然后从头往回,或者从后往前倒都可以,这是非常活学活用的。可是研讨佛法,不管次第也罢,或者信心也罢,一切都一定要从信、愿、行的角度出发。

蕅益大师这里讲到,首先要从戒律上来清净,然后再从无常观出离心,观受是苦、无我的根本立足点,再来汇入大乘教法,最后导归净土,这是非常圆满的次第。大家以后慢慢去体悟,今天就不从这方面给说了。

这是对于教典、教法的一个认知。第一个主要讲的是不可以轻视教典,这二个讲的是怎么依次第有板有眼的来学。有时候确实也要学,不要说没有时间,或者听听法师这样就好像够了。那时间都是生活呀,你的生活,你生了什么,活在哪里,这都是由你安排的。

学佛当然就要多多生在佛法中,活在修行里,这是一样的道理,就跟我们吃喝拉撒是一样的。除了正常的治生产业以外,很多时间其实我们是浪费的,包括我自己也是。你不要说没有时间,把这些拿起来都足够成为祖师级的人物了,只要你用心的去修。这是第二个,要通教法次第。

第三个,不管学和修还要防偏,容易出来的一些问题,蕅益大师也有给我们交代。我特别要说一下,可能有的同修请到这本《灵峰宗论》,估计你也找不着,因为我是自己读完以后,再进行切割编排,有的有益于我们的我把它挑出来,可能现在暂时无关的我就把它删掉,是这样作为每次讲座的一个体系,你慢慢要找的话,回过头来再细细地阅读蕅益大师的开示,再去进行领解。

下面第三段,看一下要对治出现的弊病,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圆觉经》云:‘末世众生,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须知坐禅、读诵、作褔,皆可增长我见,可降伏烦恼。但审自己何事最切近,最对病根。(今在汝,数年作学问不成,一旦愿斋僧而就,便是夙缘有在。)又身见重者,宜苦行消之。贪爱强者,宜苦境炼之。人我山高者,逆缘挫之。体面心重者,忍辱治之。一意向此门打彻,自能游戏百千三昧,通达无量法门。较枯守蒲团,咿唔章句,不可同劫语矣!(《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象岩。括号内内容为法师在群内开示时删节的部分,此处将原文补充出来便于学人参考)”

这段开示非常的到位,真的只有过来人才有的见解,就是把众生的这种习气,怎么对治,种种的历缘对心说的很明晰。

所以蕅益大师引用《圆觉经》,里面说末法众生,不好好从证悟上去着手,有的善根好一点的“唯益多闻”,闻完了以后能够有板有眼的去学、去行倒也好了,但是他学完了以后更了不得了,增长“我见”。这趋势我们现在也是群起而攻之,有人读了几本经,学会几句偈子,记住几则祖师们的开示,看的多就出来卖弄显摆,就在那儿教化别人,好像大家都不如他知道的多,有点教主的感觉,这样我慢、我见就太浓了等等。

其实不仅仅学教能够树立我慢,坐禅也是,蕅益大师说了,“须知坐禅”,有的人打坐腿子好,说能打坐多少时间,还不是单盘是双盘,双盘又能坐多长时间,别人怎么都比不上他,而且在那儿双目一闭,双手结了弥陀印,拍几张照片一看还挺美,这也叫“增长我见”。

还有读诵,比如一部《楞严经》非常长,《法华经》七卷,说一天读一部,或者一年内我完成了两百部的《地藏经》,还是“增长我见”,觉得我了不起。

作福也是,今天供养了多少,明天布施了多少,放多少生,出了多少钱等等,不在消除烦恼上论,全在增长我执上见功夫。所以这就特别是现在的人,谁都不在局外,可以说都是这个样子。

从这点上来讲蕅益大师的初衷是什么呢?末法时代根机的人,一定要从消除我执和烦恼上来下手。不要觉得只有听点法是增长我见,任何一桩事如果做错了或者没找对下手处,都会“增长我见”,修行、读诵、作福都会“增长我见”。

如果你摆正位置,确立正知正见,然后勤勤恳恳的去对治和降伏、消减自己的烦恼,那么所有的这些,包括听闻佛法、坐禅、读诵、作福都可以降伏烦恼,都是双刃剑,看你怎么用。你把它用来滋生烦恼,那它就是烦恼;你把它用来对治习气,那它就是功德。

所以“但审自己何事最切近,最对病根。”这就是让我们自己对症下药去吧。“又身见重者,宜苦行消之。”比如说女众,我也常带着去拜山,拜山你就不要那么讲究,天天化妆,弄个发型,还要穿的干净点,又不断地要洗澡,一出点汗就都成了问题了。心脏才是真脏,身体脏不是真脏。所以“又身见重者,宜苦行消之”,就用这个方法。

“贪爱强者,宜苦境练之”。你爱这个,那我就在这个上面收拾你。“人我山高者,逆缘挫之”,就是不断的给你制造麻烦,所有这些大菩萨们摄受众生我可是领教过了,都是这么来的。

所以从这点来讲,要知道有两重。一重是会对治自己,但凡观到烦恼的时候,从祖师的言教下面自己去找一个法门,或者最对治自己的刻意的去做。大家不要觉得干嘛那么执著,就跟拜山一样,非得跑到那儿,哪里磕头不是一样?不是这样的,就得豁出去,不到那个境界里面,你的烦恼没逼出来,就对治不了,首先得发现才能对治。

特别是最后一个,“体面心重者,忍辱治之”。你爱面子,那就有人天天让你没面子。在没面子的时候看看你怎么对治,是完全一下子就爆了呢,还是觉得确实我在这方面不对,那就豁出去爱谁谁,说不好的就说不好吧,反正坏印象就坏印象,把“我”放下。

那说到惭愧,可能萍僧本人体面心比较重,所以也老赶着菩萨给出难题,忍辱。希望大家真实功夫就要从这儿来入,真实解脱要从这儿来出。

所以蕅益大师说,“一意向此门打彻”,能守住这种修行方法,就能通达无量法门。而且“较枯守蒲团”,比天天像模像样坐在蒲团上,或者“咿唔章句”,天天背着经、祖师开示的话语等等,则“不可同劫语矣”。

大家注意到这段话,我们一般说这两个差别大,是不可同日而语,这里讲到“不可同劫语矣”,为什么说十地顿超呢,就是真正这样下功夫去修的话,快的是两个档次,是这样一个对于法的功用。

刚才讲的内容,一要注重法;二要知次第;三是我们学法是为了对治习气,是要用来修。法如果修对了,那就是法。如果修不对了,就成了障。世上本无错,就看人唯心所现,没有对错。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的第三段开示,我们把它串在一起。

那最后一段就进行一个总结吧,原文为“须体如来说法本意,要人超生脱死,非为口耳活计。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方不受说食数宝之诮。(《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阅藏四则)”这段比较简短但是非常到位,借着蕅益大师的开示,也算今晚的一个总结陈词吧。

“须体如来说法本意”,要仔细体察如来说法的本怀,就是为了入佛知见,了生脱死,“要人超生脱死,非为口耳活计”。这些我们都了解,在这个层面就不用说了,没意思,就看你有没有真正的对治心。

如果“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方不受说食数宝之诮”。“诮”就是责备、讥嫌的意思。这句话大家要仔细体悟,也是寻常话,常会看到祖师们这样的一种教诲,要落在实处,知行合一,心口相应。那我们就要把这段话落实在“句句消归自心”处,什么叫做“句句消归自心”呢?也就是要相应。这个太难做到了,真是没有到这地步,有时候听法都跟羊皮上刮风一样。

什么叫做相应呢?比如就戒律来讲,如果佛说的杀、盗、淫、妄、酒,我对佛发誓确定不干,决定不干,永远不干,这个就叫做“句句消归自心”。深入到自心,这个是不对的,佛不让干的,打死我也不干,舍了命都不舍戒。这样的一种才叫做真正的“消归自心”,消就是完全化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了,而且是从自己出发,不关别人的事儿。这是从戒上来讲。

再比如说从理上来讲,比如六度法门,首赞布施,那布施就是舍,舍就一定要舍到底,什么叫“消归自心”呢?不要被世间的财物、物品给迷惑住了,一定要心里生起这个对治心,始终是你要摆弄它,不能让它摆弄你。

那其次还有一种内在的,比如刚才讲的体面心,有时候这种花架子,乃至好名声,大家都在称颂的修行功德等等这些,最后你连“舍”也舍下,就是舍到一切,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你就不断的舍,任何一念入心当了真的都是假的,哪怕说现在做不到,那你也得知道是不对的。

确实真的从心底里说,我自己有时候也做不到,可是哪怕做不到,犯业障的时候,心里还要知道我做的不对,我是反其道而行的,哪怕生起这么一念,历缘对境的时候,你有一念的抵抗心理,这也是将来的菩提道业种子。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学,这也要自信,业障确实会犯,烦恼随时都生,可是你不要跟它完全打成一片,要跟它站在对立面,这就叫“消归自心”。

又比如惭愧、忏悔心,如果连这点都没有,那“消归自心”从何谈起呢,这是对佛的言教上依教奉行来说的。

第三从佛的言教上去领悟,证悟上而言的话,那就更要“消归自心”了。比如《心经》里面“照见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或者《楞严经》里面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我们在体悟眼耳鼻舌身意时候,不是说这个道理离我很远,或者在对面观望学习。而是当下的身心世界,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眼耳鼻舌声意,一定要转过头来把它合二为一,然后依着佛说的教法去操作,去观法。慢慢久而久之,不出东西的话,那就是佛打妄语了。可是一定要落实到这样来“消归自心”,随时随地都能够念念与法相应。

大家要知道身心世界就是法,我们的法现在在染法中,佛说的法同样是法,它是净法,不相应染法,就会相应净法,这个佛之法,修行法就这么简单。

所以最后总结的这句话,“句句消归自心”是我们今天晚上讲法的眼目,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领解。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借着祖师们的话充自己的壳子,但是,我想只要谁听进去“消归自心”,谁就是真修行人,谁能够“消归自心”念念日日不忘,然后老老实实念佛,真真切切发信愿,教理不够的再赶紧补,补足了继续行,一辈子就是这样走,不往生才怪呢!

其实修行的教法博大精深,如果说起受用的话又特别简单,总归是这么一条线,希望大家能够深解。今晚上就这四段话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阿弥陀佛,谢谢大家,希望大家能够精进,希望大家能够慈悲,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