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同修道友们,大家晚上吉祥如意!

又是一个殊胜的晚上,在这里非常惭愧的跟大家打个闲岔,再说一段吧。因为本来我们在线上,看大家精进的依然精进,懈怠的是充耳不闻,所以没办法,只能够靠自己了。不管怎么样,有这个因缘聚在一起,每周一次的开示对我和各位同修来讲都是一个很好的增上,各自在各自的身心法界中,能够提携自己,保持精进,所以也是非常好的一个缘起,请大家欢喜、信受。

可能有新进来的同修不知道,咱们这个实修群主要是以行为主,以功课为主。为什么称之为开示呢,就是一个星期做这么一段共同的听闻。因为我也没有他心通,只能够依着言教,揣测着来跟大家共同的提携。

如果说比较相应的话,诸位有的可能正好碰到自己的不足,或者在这方面的缺憾,有所懈怠,甚至生起信心上的退失,乃至不想坚持,等等一系列这些心念的话,突然间把它给灭除掉,那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今天我们讲蕅益大师的开示,有几个点,也是算问题吧。其中的一个点就是戒律,最近也有同修在这里我随喜成就他们受三皈,特别是五戒。从我本人而讲,现在特别欢喜和受用的去成就别人来正受五戒。

因为佛门常说“戒为无上菩提本”,所谓的实修,任何一个法门,都离不开以戒为基础。所以咱们现在虽然把戒律当作一个宗派来这样的提倡,但是从根本上而言,戒是不能死板的称之为一个派的。佛藏里边包含经、律、论,那么律格外的提出来,是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基石性。

所以一切的学修人,一定要有持戒和受戒来作为修学最基本的底盘。而且对戒律的认知够了,行持跟的上去的话,那么其他的道业自然而然就排忧解难,一切走的特别的顺畅,违缘业障等等这些都有戒的功德给它挡在两边。所以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

今天我们就戒这个主题,来看一下蕅益大师对于戒律的几个小段开示。这段话我们分作两段讲解,前面的这几句比较短,是给一个叫做庸庵的同修开示的。原文如下:

“千里之行,始于一步。一步未足,不名到家。谓千里只一步,可也。谓一步即千里可乎?夫以佛道为千里者,戒是最初一步。从此至成佛总不出此一步,而决不容守而不进。盖进则此一步念念保全,止则此一步當下衰息。然进步之法,不过舍无始故步,故步各有偏滞,而最障道,莫若嗔慢。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慢如高山,法水不停。又非理嗔粗而易除,执理嗔细而难断,慢过慢显而易见,增上慢、卑劣慢隐而难知,知所难知,断所难断,是谓能离退缘矣。”(《灵峰宗论》卷二之四,示庸庵)

大概是这位同修在戒律操守的过程中,觉得戒就是死执教条,那么到底对于持戒而言,是不是能够快速的在菩提路上作为加行、增进?可能是他在具体的持行中有一些疑问,在此发信问蕅益大师,蕅益大师给他的回应。

大家来看第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一步。一步未足,不名到家。”祖师的言教,三言两语就能把整个一个脉络给论贯清楚。“千里之行”等于说我们从初发心开始,一直到最后究竟圆满成佛的那一刹那。“千里之行”整个行程始于一步,就是第一步你怎么迈脚怎么走。

但是尽管走了九百九十九里又多少步,只差最后一步,如果你没有到顶,就“不名到家”,就是你到不了最后圆满的这一刹那,那么前面的那些都只能说在行进之中,都不能叫究竟圆满。

“谓千里只一步,可也。”什么意思呢?等于说这么漫长的菩提路,“千里只一步”就是你一下子到位了,跨到佛国境界了,那么就是一了百了,可以啦,修行可以歇手,彻底觉行圆满了。

但是如果说一步即千里,“谓一步即千里可乎?”就是你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有没有这样的好事呢?不可以的。我们学习佛法也得修因证果,一步一步的来。所以这个铺垫是要说什么呢?就是说,始于一步的第一步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一步是始终伴随着我们,所有成佛道路上的所有步,步步都要有这一步在,是什么呢?就是戒律。

“夫以佛道为千里者,”这还接着上一段,就是以佛道为千里的这个比喻来讲,“戒是最初一步。”虽然是最初的一步,“从此至成佛总不出此一步。”虽然戒、定、慧好像戒是第一步,但是就算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可是定和慧的层面决定是离不开戒的守护的。

那现在诸位同修发心,最起码能够受五戒,就知道对于这个菩提道业多么的重要,对于往生资粮有多么决定,就是要受戒、持戒,不但是第一步,究竟的一步,也是自始至终的一步,出不了这一步。

后半部分这一段,说为什么在戒律上,或者是小小的有些毁犯,乃至根本的不保等等这一切,这就是蕅益大师开示的,问题出在哪里呢?还是修心,从修心开始,心上不够,心力不够。所以大师就讲,“而决不容守而不进。”虽然持戒是最初的一步,到成佛一直是这一步,但不是说你一动不动的守着这个死执崖板,每天的心念死守在戒条上不动,这是没有进步的。

而是,“盖进则此一步念念保全,止则此一步当下衰息。”大家一定要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啊!想要持戒圆满,并不是说每天不断执著于教条,而是戒它有修理功能,这个修理功能要体现在心地、心行上而言。那么心行的改变,不断的进步,乃至增加加行了以后,视野的高度,对持戒的认知,又会增进你戒品品位的增长,它是一个相得益彰、并驾齐驱的功德。

那我们也反观一下,为什么我持戒持的有时候觉得丢帮跌底的,或者觉得越来越没意思,说持戒好像没什么感觉,找不着这个边畔在哪里?为什么是这样呢?这个问题出在戒的功德没有当真。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二六时中,你的心行没有跟戒保持一致的正念,没有贴上去。

所以这里蕅益大师就提出来说,戒的功德,“进则此一步念念保全”。你想进,在持守上有进步,那么就一定要念念保全,念念保全的意思,往这儿会,往心性上会。“止则此一步当下衰息”,如果不当回事,不殷重,没有这个概念,对于戒的戒法体行相,彻底没有心行跟上去,不相应的话,那只是当时受的时候的一个仪式,过完了,种了个缘没有了。

祖师这里讲到“然进步之法,不过舍无始故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想从持戒上体现修行增进的话,“不过舍无始故步”,就是你不要老在原来那个视野和心态上,封止不前,一定要走出来。原来你的心行、心量很小,很自私,或者大心菩提心不够,你始终锁定这个心行,那么你持戒就增长不了,所以叫做“舍无始故步”。你不要就那么一点执著,就那么一点心量,你要往出来走,往开打。

所以,“故步各有偏滞,而最障道,莫若嗔慢。”这就是蕅益大师开始讲,为什么说持戒总是不圆满,甚至不清净的诟病点在哪里呢?你看,“故步各有偏滞”,就是懈怠或者信心不足等等,都会让我们有偏颇或者停滞。但是真正里边最为障道的,最让我们戒心、戒行不得力的是什么呢?两大主要的心理烦恼,一个是嗔一个是慢。嗔就是嗔恨,慢就是我慢。

这里蕅益大师把它分开来讲了,他讲到,“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为什么今天给大家讲起这个,也要一起来反观和共同学修这个嗔火呢。我们的嗔心就算控制不住,也一定要能照看的到,特别是脾气比较暴躁的人。这个火烧功德林是实打实的,好不容易近段时间积攒的一点修持功德,积攒的一点持戒正念,但是可能外境也罢,自己也罢,一旦引发了嗔火冒起来,烧的昏天黑地,连续几天、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烧上了,一烧不复回头了。善境界、正念感觉都没啦,都是因为嗔恨心。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诸位同修如果发心想在心性上用功,那么第一个就是要忏悔。因为但凡嗔火重,那就说明你过去在生生世世的熏习中,这个烦恼种子特别的强、特别炽盛,存的特别多,比别人还格外多。如果比别人多,首先你要有一个心态说我这不对,不对了以后呢,我还想转好。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一个惭愧、忏悔心的话,觉得理所当然,就不会有修改的机会了。

所以脾气暴躁或者容易起嗔火的同修,大家在有境界现前的时候,首先要观的清楚,意识到我又发火了,这是第一个本事吧。那么其次,慢慢的随着反观的能力增长,它就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进步。比如说你虽然还是控制不住的发着,但是一边发着火一边还有惭愧心,知道不对。慢慢的你就能够,发着发着发了一大半,就不发到究竟圆满了,不要非得把它发完了,快到一个点上的时候,你停下来了,总比上一次彻底的这样没完没了强,那就是进步。

如果随着到了中途突然间嘎然止住的话,那就说明你在法上相应起作用。修得等到你开始起心动念,将要蠢蠢欲动的时候,能够观的到,这是其一,能够止得住,这是其二,这就说明你确实可以称之为一个修行人了。就会对你的戒业,就是你持戒的功德有增进和护持。

你想想嗔火它会导致什么呢?杀心嘛!所有的戒律里边,杀、盗、淫、妄、酒,杀业是排名第一的。所以“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第一个烦恼破戒法,就是嗔火。

第二个,我慢。“慢如高山,法水不停”。

有两种,一种是外道人,没有学佛的,佛法的这个法水肯定停不在他的八识心田中,这我们就不计较,算他无知者无畏吧。特别是学佛了以后,越学越我慢山高,这一类人是什么情形呢?就是他本身要么非常自负,要么非常自卑,所以对自己的种种就特别的在乎和敏感。

在这样的情形下,他的这种我慢,一个是根本听不进去,另一个是根本就觉得自己做不到,所以就不去做,甚至连想去做的这个发心都没有,这也是一种我慢。

蕅益大师后面又进一步分析,讲到从嗔火到我慢这个微细的心理状态,一般我们最为克服不了的是哪一种呢?大家往下看。

“又非理嗔粗而易除,执理嗔细而难断。”“非理嗔”和“执理嗔”,这是在佛学术语上的两个名词。

“非理嗔”,就是说人家没有怎么得罪你,招惹你,你不知道怎么一下就火了,有一个心念乃至一个其实不是真正针对你的外境,你自己就火了,自己就把自己给得罪了,这就叫“非理嗔”。或者你没有理由生气,无缘无故的一下子又不知道今天犯了什么毛病,神经了一样,这就叫“非理嗔”。那么这些火我们是容易发现,好控制。特别是一旦有时候反观一下,真是我不对,不应该这样的话,能够把自己暂时的伏住或者平息住。

“执理嗔”是什么呢?说俗了一点讲就是得理不饶人。也许他确实不对,今天把你给得罪了,也许两个人在争执的过程中你有发火的理由,这就叫“执理嗔。这个火很难熄下来,为什么?因为你会跟别人说:“你讲不讲理呀?我现在有理呀。”

你要知道我们是修行人,有理也不能起嗔念。不管有理无理,但凡起嗔火,那就错了。特别是有的付诸于行动,意业和口业还不够,还要付诸于身业,大打出手。对一个修持者,佛的弟子来讲,这是非常惭愧,甚至很丢人的事情。

我不知道群里的诸位同修有没有在“执理嗔”的时候,一下子一发不可收拾。以前佛在言教里面讲到,说修行人不要大发雷霆的去生气,不应该无缘无故,乃至有缘有故的生嗔火。佛打了个比喻,“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大家见过天上的清冷云中霹雳起火呀?大冬天的乌云密布,温度又低,湿度又大的时候,你还能一下子暴跳如雷,确实太有本事了。所以就是因为这个本事,那么在嗔火中就障碍着我们的戒律之道,增进不上来,视野提不高,守不住。

刚才讲到关于“嗔”这个心念,再一个更加容易障道的就是我慢。

“慢”一般在佛法里面也有七种类型的差别,“慢过慢显而易见,增上慢、卑劣慢隐而难知”。蕅益大师这里在讲到我慢的时候提出来三个概念,慢过慢、增上慢和卑劣慢。

什么叫做“慢过慢”呢?就是说,人家本来要比你强,结果你还反过来说自己比人家强。这种烦恼这里讲了,“显而易见”,就是自己能够意识的到,别人也能看的出来。大家在平常一定会看到有一些人,依照世间的俗情俗见来讲,确实可能他能力差一点,本事也没有,乃至财富地位可能大大的不如别人。那他喜欢吹牛或者喜欢自我陶醉,活在自己世界中,自尊心极强,人家比他强他看不到,他老觉得他比人家要强的多,这种就叫做“慢过慢”。一般我们容易发现这个烦恼,因为这个烦恼显现的比较粗浅。

后面有两种叫做“增上慢”和“卑劣慢”,是“隐而难知”最为障道的。“隐而难知”,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这是其中一层。还有一个,就是你意识到了都不愿意改,这也叫做“隐而难知”,大家要知道意识到不愿意改的居多。有些毛病是粗浅的容易改,稍微有点道心的,他就说下一次不干了,或者还干了一次两次,终究能改得了。

有一些虽然别人劝导说不对,他自己意识到,或者意识不到不对,但是根深蒂固的这种慢,他不愿意改,甚至连改的发心都没有,所以“隐而难知”,一个是“增上慢”,另一个是“卑劣慢”。这个“增上慢”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我慢嘛,人天生的这种自我优越感,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一切世界的中心、主宰,与生俱来这种感觉,就认为说,所有我的和我所在的都要比别人高尚了,他才舒服,一旦有一点欠缺,一定会奋起直追,有时候我们把它美化成理想、目标、人生境界等等这些。

这就是我执,特别强盛,叫做“增上慢”。这个还是根本的,人人有之,本能的增上。

那么最麻烦的是什么呢?有一种人他不知趣,“卑劣慢”是什么?就是人家比他要强的多,他也承认,但是他潜意识里面认为,人家只比他强一点点,他也不比人家差到哪里去,而不是说差的很多。

特别是一个修行者在道业上如果脸皮厚的话,这个障碍是非常大的。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功夫不好,修持不够。不愿意承认人家特别能够放得下,在有些方面就是非常的清净,他不愿意承认,他受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滋生“卑劣慢”。

比如说念佛,同修道友一天念五万,他念一万或者五千,乃至就念了个十念法。他会觉得说,功课一定要在数量上吗?他会找借口说,一切唯心,数量上是不能说明的,他不说数量上念得多是需要发心也大的。他不管这个,这就属于“卑劣慢”。

还有一种更麻烦的“卑劣慢”是什么呢?就比如说,另外一类人修行胜过我们好多,他也完全承认,但是他就破罐子破摔。反正你修你的,我不好,我根机差,我是俗人,贪嗔痴烦恼俱足,六根不净,我不修,你修你的,与我无关。这也是一种非常麻烦的“卑劣慢”。

“隐而难知”,一个是发现不了,另一个,发现他也不改,也改不了。这两大烦恼就会伤害我们千里之行始于一步的第一步,戒律。所以蕅益大师最后的结语是“知所难知,断所难断,是谓能离退缘矣”,大家一定要把这两句话给听进去。

“知所难知”,不要以为说真的是发现不了,是你对自己的习气毛病,你的心行所欠缺的地方,你有没有想悔改,你知不知道可以改,你愿不愿意改,这是一个麻烦。“知所难知”,有的他装作没这么回事,不知道,不愿意面对。这是一种知所,就不知。

另外一种是“断所难断”,特别是前两者,像“非理嗔”和“慢过慢”是好断。这个“执理嗔”和“增上慢卑劣慢”是难断,难断上面的烦恼,你能够顿断或者渐断,只要你有心去断,那么你就一定能够离开退缘,这是给我们打保票的,大家要晓得。

我们在修学过程中,如果真正把这种与生的、本能的,特别自己的习气体现在哪里最浓的这上面,你能够下刀子,能够断,那就能够离退缘。不进则退,不退必进嘛!

所以后半段讲了这么一大段,是为前一小段服务的,就是我们为什么持戒要么心力不足,要么戒条不明朗。很多时候表达在我们的记性不好,一不小心就犯了,犯了不知道,过一会儿想起来等等这些,都是由于一个“嗔”,一个“慢”,这是我们主要的退缘。

所以大家在戒上面,要有这样的认知。不要以为持戒是死守戒条,不但戒条要守得住,还要在心性上去动刀子,增进戒律的内涵。说俗了就是增进戒律的档次,佛法里叫做戒品品位。一定要用心行来补戒律,用戒律来匡心行,这是一个始终如一的修行进步方法。

这是第一段跟大家分享一下,蕅益大师对于庸庵同修的一段开示,关于戒律和心行的相互滋补问题。

好,各位同修,下面我们来看第二段,是给一个叫做净乡的居士开示的,也是关于戒律。

“四不坏信,尤从戒始。盖昏途宝炬,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凡发心起行、亲师取友、择法眼目、看教指归、工夫要诀,巨细精粗,无不从学戒而辨。故从上佛祖,虽教观有偏、圆、权、实种种不同,未有不以戒为初基,以戒辨邪正者。清净明诲,的是乐邦左券,此信不可坏也。”(《灵峰宗论》卷二之四,示净乡)

因为这段比较涩,先给大家读一下,我们先熟一下。这里讲到的是什么呢?从理上来讲跟上一段是完全吻合的,是一个义理。这里着重强调的戒律的什么呢?前一段可能讲的从一步到千里,始终戒律伴随。怎么个伴随方法,具体戒律在这个千里之行的过程中,从始至终的怎么样去起作用,就是这一段开示里面,特别把它都给确指出来了。

所以祖师们的开示,他其实是给两个人或者是两个空间、两个时间段的,相隔也许很久的开示,但是,他会相互能够显现开发相互的义理,两段开示就有如此的功德。我们要相信祖师的法语说法不会有误导众生的弊病。

这里讲到“四不坏信”是什么呢?“四不坏信”就是我们常说的皈依三宝,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佛、法、僧、戒属于“四不坏信”。

“四不坏信”本来是佛、法、僧排在前面,戒排在第四,但是蕅益大师这里说,其实“四不坏信”是要从戒开始的。那诸位同修想想,从戒开始体现我信仰三宝。诸位同修皈依的时候都知道嘛,三皈依虽然不是戒,但是它有戒的精神在。尽形寿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众。这就是三条你必须要做到的。从皈依三宝,信佛、法、僧三宝开始,戒就在。所以“四不坏信,尤从戒始。”

那么为什么说从第一步开始就如此重要,一直伴随着我们呢?蕅益大师说“昏途宝炬”,“昏途”就是黑暗的道路上,有一个非常明亮的火炬嘛,就是戒有这个功德,是犹如“昏途宝炬,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

大家听这一段开示特别重要,一定要切中时弊,针对要害。我们现在学佛有一个什么大弊病呢?就是末法时期,很多原则守不住了,他找借口。觉得就圆融一下嘛,恒顺众生嘛,慈悲嘛。这些事这些词本来是大乘佛法里面的第一殊胜义,被一些完全是稀里糊涂的人给用坏以后,现在都成了一个障道因缘。

如果从戒律来讲,就是有可有不可,有为有不为。佛弟子刚开始迈步,就像一个人刚生下来一样,牙牙学语学语步履蹒跚,你就直接让他这样那样,两天就弄死了。

所以一开始戒律就是昏途宝炬示人,哪个路你现在可以走,哪个路你不能走;那么有些路是暂时不走,以后再走,以后再走的路,你现在就让走,还是死路;乃至有些路一直永远都不可以走,直至成佛了,回过头来很可能才在上面说“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有些路是一直要走,离开一步都决定不行,这就是戒律。

“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诸位同修要记住,如果我们操守三皈五戒,决定念佛求生,那么这条路就可以走的。如果走这条路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别的路不好,但是你绝对就横跨不了,确实你横跨不了。

再往下看,“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还是以戒为判别。出家人的二百五十条比丘戒,叫做别别解脱,持一条就是一条的解脱因缘。

等于说人在轮回路上,胳膊腿生的一定是趋向轮回的,那它把你有可能轮回的胳膊腿绑定了,给你收回来,让你不犯这些,那自然而然一个绑定你的绳索,就可以说是一条指向解脱道路呀,你不轮回了,就必然解脱嘛。

戒的功德就是止轮回,虽然止你的轮回,不推你解脱,其实真正的功德就是推向解脱。所以戒的解脱功德是这样的一种方式方法和着力处,我们要了解。

如果明白戒的功德,“何路超生脱死”,大家要知道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所以我们佛弟子修持来受持五戒是最起码的,希望大家都能够发心来受戒,不要怕,要发心守。“何路超生脱死”,就是说明以戒为根本。“何路堕坑落堑”,戒就是坑和堑上面的安全板呀,那你不守戒了,一旦没有这个东西,那必然会落,会堕。这是从根本的迈步,根本路线上而言的。

那么在走路的途中,“凡发心起行”,这是开始上路了,发心起行了,抉择法门修行了。那么抉择法门你得“亲师取友”,得亲近善知识,一块结伴同修道友,那你怎么判断他是善知识?怎么明了他是同行道友呢?这个时候,又用戒来发挥功德。

亲近善知识就看他根本的戒守的怎么样,这是必然无疑的。从外相上来讲,现在的汉传佛法,至少你要独身。外在的法来讲,有时候也常会说素食、僧衣等等这些。我们可能说这个是一个外相的表达,你如果为了住持佛法,而非常注重外相的表达,能够做到,这也是算心里有法道,也是愿意护持的,那就说明你心里有道,才可以作为善知识。

我们亲近善知识就是以戒律为标准的,大家都知道五戒,那就用五戒来看一块的同行善知识、道友,他的戒律怎么样,清净不清净。其他的不说了,就鸡蛋来讲,吃不吃且不说,实在业障现前你就吃。你能够守着不吃,那就真的好,不能说是太执著。

或者说,哎呀,算了,鸡蛋现在没有一个怎么怎么样的,不可以这样讲的,哪怕你吃,你也要说不吃好。这才叫做“亲师取友”,不管是师和友,你都用戒律来看。下面讲到“择法眼目”,就是你有择法的眼目呀!

“看教指归,工夫要诀,巨细精粗,无不从学戒而辨。”

这就是更到了微细的深入经藏,以戒为师。每日参禅悟道,心地上的功夫要用戒来勘验。这个是什么道理?比如说,你看教的指归,学习佛法三藏十二部教典,那么你就能明白,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从戒始,从戒终。一个是从信条的执守,第二个是心念的不动,第三个是圆满任运自如而不毁犯,那就成就了。

那么从“工夫要诀”来讲的话,境界现前的时候,你的心地功夫怎么样?美色当前,你的淫欲念会不会有所生,有所毁有所犯,身口意业上能否守住?这就是“工夫要诀”。从戒来鉴别看你的功夫怎么样,就看你在戒上面操守的如何。所以 “巨细精粗,无不从学戒而辨。”现在我们真是惭愧,有时候戒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阿弥陀佛!

所以,最后蕅益大师总结,“故从上佛祖,虽教观有偏、圆、权、实种种不同”。这个“教观”,主要是指的天台教下,修止观法门,有教有观,止观不二,教观不二。

因为蕅益大师当时他在抉择教门的时候,也是进行过抓阄的,抓阄到底是依着哪一个宗派入,还是自己再创立山头,结果最后抓的是天台宗,从此就以天台子孙而自认。

所以这里他特别提到“故从上佛祖,虽教观有偏、圆、权、实”,在天台教下,他认为教法纯圆独妙的就是《法华经》,是一乘真实法,其他的是从偏道。这是把他门里的自身门风给带出来说了一下,说虽然有种种的不同,没有一个法门,一个教派,没有一样不是以戒为初基的。

所以彻悟禅师讲到七种修行净土人,一个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为学道通途,“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最后是以四种根本而为入道,就是只有杀、盗、淫、妄四种根本戒守得住,才有入道的资格,否则你道都入不了。

《楞严经》讲到,不断淫欲心而修禅定是魔业,淫欲都不断你去修禅,越修得高越危险,因为你有资本危险了,而这条最基本、最根本的漏劣根没有断,大家设想一下有多危险。就好像一个身体,外面的皮肤长得越来越紧致,越来越健康了,可是你内脏有一个毒没除干净,出不来了,那可想而知。

所以一切“未有不以戒为初基,以戒辩邪正者。”特别是我们凡夫,看不到菩萨示现还是凡夫的根本烦恼显现,所以就不要都说是菩萨示现,就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用戒看他怎么样。不要一旦看见有毁犯的了,就认为是什么再来人,菩萨示现等等,不许这样,这不合法度。再大的大德,再高的高僧,他一定是以戒为根本而示现在这个世间的,一旦舍开这个,就是邪魔外道。

所以这里讲到“清净明诲”,这是《楞严经》里面特别提出的四种根本,“的是乐邦左券”。你看,一个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还要以这四种根本,这也是往生极乐世界的胜券在握。“此信不可坏也”,大家一定要对戒有信心。为什么今天晚上讲这个呢,我也想跟大家说,我们从信佛法,到学修,对匡正自己,抉择善知识,一定要以戒作为标准,不要坏戒法。末法现代的人都不爱吃苦,不想受约束,可是戒就是要你苦心苦志,要约束,让你不能够犯贪嗔痴、财色名食睡,那么你就对戒一定要有正念。

什么是正念呢?因为戒它管辖的多,如果对一个没有道心或者初机的人来讲,他认为被管了,不知道戒是在保护我们。所以他那种被管的心理,被动割舍的心理来学这个戒,他没有主动放弃的这种法喜快乐。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没有正念,你稍微操守的好点他说你执著,稍微斤斤计较的他嫌你烦。结果学佛法的人嫌烦,那么弘法的人就不断的稀释,最后妥协,弄得这就是法灭之相。

为什么虚云老和尚走的时候说戒,佛陀走的时候说以戒为师呢?所以大家要对戒有足够的信心,从始至终一定要用戒在佛法大海里,在三宝路上来作为指路的明灯。

这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二段开示。

戒有法体形象,我们都学过的话,知道具体戒的内容,怎么受,怎么守,怎么持,戒条一条一条应该怎么样。戒法、戒行、戒相,每天对戒规定的,你的身心依托在上面,有的不能做的绝不毁犯,你持戒的生活内容就是呈现出来这么一种相状,这是一个正知正解。但是我们也不要以为,光这么持戒,定慧就没有了,好像这么在乎戒,说一定要三而一体的。要知道戒持圆满,戒念、正念足了,自然而然心行就会有质的飞跃。

我们下面再看一段。“法法头头,无非至道,人见不彻耳。今受根本五戒,只须住于戒中,明见佛性。五戒之体,固是无作法身,五戒之相,一一无非法界。慈良清直,正见昭明,念念圆满无上功德。(《灵峰宗论》卷二之四,示见彻)

这段是给见彻同修开示的。因为没有看到问话的原文,他可能是修禅的,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可能有两种可能性。一个就是认为参禅,只要一心一意地修无为法、修虚妄法、观空遣相,头头法法都往这个空性上会,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的非得去执著些戒条,天天在戒上摆弄,这是一种认知;另一种认知,说持戒只能够得人天果报,要么脱离三界。

可能悟入到大乘佛法缘起性空这样是比较难的,好像持戒是个基础,只是一个铺垫,后面的高妙处是不能从戒功德得的。这是两种知见。

蕅益大师就针对这个,做了一个非常圆融无碍的称性发挥,可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开始就讲到:“法法头头,无非至道。”首先什么叫做至道呢?就是成佛之道,究竟圆满,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道。

我们如果听过《楞严经》,也可以叫如来藏心,《金刚经》里面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圆满的见到一切法皆是佛法。“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悉是法身。”一切法在他眼里看来都是现成的佛法。

所以天台宗也有一个说法,叫“圆人观偏法,偏法也圆;偏人观圆法,圆法也偏。”就是从圆教的角度来讲,“法法头头”都是究竟佛法的体现,吃喝拉撒都是这样。所以禅宗的祖师们以前开示,怎么用功办道呢?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说我这儿没有西来意,只会过日子,等等这一切都是讲这个法义。

但是一般人为什么理解不了了?蕅益大师说“法法头头,无非至道,人见不彻耳。”就是一般的凡夫见不到,见到了也见不全。什么叫做见不到?就是充耳不闻,不知道佛法的微妙之处、玄妙之处。

“不彻”,就是虽然见到一点了,见解不圆,等于说看一座玲珑宝塔,从下面数一共十二层,从上面数还是十二层,很可能你就觉得从下面看和从上面看是一样的看。但是你在第一层看跟在第二层看,绝对风景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用过功夫的,学佛一路走来,对佛法的这种感悟,对于戒律的这种心力,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里首先说到一切法都是根本佛法,只是人的见解不彻,就是你见不到,不能在一切法上见,所以才有次第法,才有浅法有深法,我们就认为深法才是佛法;才有偏法、有圆法,我们认为圆法才是佛法;才有戒法、有定法、有慧法,就以为戒是戒、定是定、慧是慧,不可以三而一,一而三。这都错了,这都叫人见不究竟,不通彻。

这里蕅益大师就给他讲了,“今受根本五戒”,这应该给居士同修说的,诸位同修也要听明白了,不要小看五戒。以为没机会出家,也没有资格受比丘戒,就浅显的简简单单基本的受个五戒,不敢小看。为什么?“法法头头,无非至道”。“至”就是究竟圆满之道,包括五戒。

所以,“今受根本五戒,只须住于戒中,明见佛性。”只要你住在五戒中,就能够见佛性。这个话不是一般人能够讲出来,天天守着杀盗淫妄酒,我一样不干,就能明心见性吗?可以。

大家试想一下,五戒又叫五大师,杀盗淫妄酒这五样,就是促使我们犯贪嗔痴慢疑,还有五种不正见,所有的十惑烦恼都是从毁戒中来的。那么你住到这个戒中,你自然而然守在戒里边,那就说明一切的烦恼就开始舍呀,切呀,断呀,久而久之佛性就现前了。

戒性就是佛性的另一种表达,从人的本位来进行的表达,所以你依人的本位而住到戒性之中,本来就是佛性的显现。就跟念佛的时候“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一模一样的道理。

所以这里讲到,“住于戒中,明见佛性”。特别这里“住于戒中”是什么呢?就是守持受戒,任运自如,没有刻意毁犯,没有刻意执守的时候,举手投足都是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就是操守五戒,那这个时候你说离佛性还远吗?明心见性,我们为什么明不了心,见不了性呢,就是因为有障碍。

为什么有障碍,障碍从哪里来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和罪来的。所以只要你住在戒中,大家好好参悟这个“住”,久久自得。

那么后面又讲,“五戒之体,固是无作法身。五戒之相,一一无非法界。”

这段话特别的畅快淋漓,但是也极其的难明难解。为什么说“五戒之体,固是无作法身”呢?什么叫做“无作法身”?解脱里面也有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来佛性,如来藏,如来密因,在《楞严经》叫修证了义。

“五戒之体”就是我们起作的时候,刚才讲起心动念,就是要去毁犯的时候,你只要不作,自然而然本来面目一认而知,当体就是五戒体。具体我们去持这个五戒之相,你不要以为,好像持戒之相就有一个我在持戒,戒是被我持,我持完了以后有功德,我犯了戒了就有罪过。

不管持戒毁犯,功德罪过等等,都离不开这个现前如如不动的无作法身、佛性。任何时候,任何时空法界,任何现前一念都离不开,“无非法界”就是你离不开这个。就我们讲到的,全修在性,全性在修一样。

再作这个金子和器具的老套比喻,“五戒之相”就是耳环、戒指、盆、佛像,“无非法界”就是都离不开金子本身。你能够把思想立足于这样的层面,才能够悟到什么叫做“法法头头,无非至道”。我们悟不到,所以“不彻”,见解不彻底,不圆满。

这里讲到的“五戒之体”就是“无作法身”,“五戒之相,一一无非法界。”这个话他要表达的什么意思呢?“五戒之体,固是无作法身”,就是一切法的本质,我们容易接受它是一样的,是本来无二的。但是一切法的现象,我们就觉得它不可能是一样的。

但是这里讲到“五戒之体,固是无作法身”这个好理解,大家都认同。蕅益大师后一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要告诉你们,“五戒之相”就是你发心去受,受的过程中羯磨圆满,最后得了戒体,尽形寿的操守,所有的修行行为和修行状态都离不开佛性,就在现前佛性中显现,这才叫做“无非至道”。念念不离开这个性,而念念依照相在修。这个比较难理解,善根好的人一点就通。善根不好的就好好悟吧,多去拜佛忏悔,发心受戒,要不然越想越糊涂。

最后形容描绘,“慈良清直,正见昭明。”能够发心受戒,以直心道场认认真真去持守,自然而然对于佛法佛性的领悟,圆满见解就会自然而然显现的。显现出来的,不是求来的。“念念圆满无上功德”,所以持五戒就等于成佛一样。

那么他这里讲到,你就以为一定要参禅悟道才是向上一路,才是最圆满究竟的上上之法,说五戒就跟参禅是一样的。那我告诉诸位,五戒跟参禅一样的,五戒跟念佛是一样的,念佛跟参禅一样的,念佛跟五戒是一样的。戒定慧都是一样的,了生脱死都是一样的,一切都是一样的。问题是你要挑一样去具足所有的一样,以这一样为代表认认真真的一天一天的去用这一样去积功累德,那才能具足所有的都是一样的,否则永远到不了那个地方。

希望以今日开示功德,让我们大家又做一个菩提道业的增上。愿以此功德,同生极乐国。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