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犯威仪

人性之美,莫过于诚

能受天磨方铁汉

人性之美,莫过于诚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这是《普贤菩萨警策文》中的句子。圣人贤者有高超的见地与智慧,能透彻人生真相,所以常时时刻刻自我反省——昨日已逝,自己是否已成就了些什么?

知道反省过去才是正确的人生,若只是随着日子消逝而纸醉金迷、懵懂迷糊地空过时日,就叫颠倒的人生。所以修行者要随时自我警惕、检讨,不要迷失了自我,也不可浪费时日。

去伪归真,还我本来面目

自我最可贵,本性最纯真,若能认清自己,就是最完美的人生!而我们要如何认清自我呢?因此自我省思与检讨非常的重要!人生的道路从何而来?目标又何在?想要走正确的道路,必定要诚心学道,想找回自我,也唯有学道。「道学行仪纯诚厚德,人性之美莫过于诚,人性之贵莫过于信。」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就是将所学的道理摄受于心,表现于外,亦即心念诚正则行动显现威仪。一切举动,如何与「道」相契合呢?必先具足「纯」、「诚」的心念。

纯就是纯真、单纯,没有杂染。凡夫由于受到后天的污染,一心直向欲境奔驰,所以多心、多欲。一切的罪恶以及业力,皆由欲念所致。要寻回真如本性,唯有去杂返纯,去伪归真,回归到自我的本来面目!

所以,学道应以最纯诚的一念心追求道理,设若只是成为装饰自己的名利,道则不纯、不诚;要以发自内心的单纯和真诚精进向道,方能培养出纯诚厚德,故知「道学行仪,纯诚厚德」,即是找回自我最重要的一条轨道。

什么样的人最可爱?什么样的人最可亲?

「人性之美莫过于诚」,以诚存心、以诚待人的人,最得人喜爱,也最值得人亲近!自无始劫以来,我们清明的本性因为受到社会环境的薫染而污浊,直到认识佛陀所教导的道理、了解人生的宗旨后,才学习去掉无明,回归纯真本性;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机缘「学行合一」,战战兢兢地行于诚、精于道。

希望人人都能为自己开创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生;这也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标——回归自我清净的本性。

团体美来自个人的美

我常常提醒并鼓励大家,要时时刻刻抱着一分感恩心诚恳地和人相处,以诚信待人。彼此若能守信重诺和信赖,则任何人我是非,都不会造成问题!

学道,一定要反求诸己。一个团体,乃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人人对自己都有责任,若能常常坚固「诚心」,一个团体有十个人,就有十分诚心;有二十个人,就有二十分诚心;整个团体若能同心发扬「诚」字,这个团体就是最美、最清净的团体。所以说团体的风气和形象,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宇宙虽然广大,但是我们不可自认渺小,无法发生任何作用,我们应该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这个渺小的点,也能够影响无数个点。我们是慈济的一分子,一定要身体力行,检视自我的诚意,恢复清净的本性;人人若能恢复清净的本性,就能转娑婆世界为极乐净土。

道学行仪,纯诚厚德

要得到幸福的人生,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一定要依正道而行;人生的道路若能行得正、不脱轨,便是真善美的境界。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听到一句真理,并体会其真义,即使当晚咽下最后一口气,也能了无遗憾,可见「道」对于人生是多么重要啊!因为唯有识得真理,才能建设有意义的人生。

因此学佛一定要用心追求正道,充实内在修养,并且表现于行动威仪中;若能如此,即是厚德——德行厚重。

坦诚待人,则一切举动皆能受人赞美、肯定。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若无信,就无法立身处世,有如一辆马车欠缺了马与车之间的连接杆,车子就无法运行前进!所以,做人一定要有诚信。

佛门「六和敬」的重点在于「和睦」,而和睦最重要的条件是:相互坦诚。心存坦白、诚意,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彼此信任,则一切行动皆能和敬——和而敬之。因此,我们的内心与行动要非常坦诚,才能彼此敬重,相互信赖。

以诚以信,深蓄厚养

灵源禅师说:「衲子虽有见道之资,若不深蓄厚养,发用必峻暴,非特无补教门,将恐有招祸辱。」圜悟禅师曰:「学道存乎信,立信存乎诚。存诚于中,然后俾众无惑。存诚于己,可以教人无欺。惟信与诚,有补无失。若诚不一,则心莫能保,信不一,则言莫能行。」

灵源禅师的意思是说:看人不可只看皮毛——不能只看他的聪明、谈论佛法头头是道,就以为很好;也不可因为他的学问广博,就以为很好;若不能真正地深蓄厚养——长久累积内在的德行、真诚的修养,而只是凭着世智辩聪,利用佛法搬弄口才,这样的人不但无法利益人群、教导众生,甚至还会污染佛门。

圜悟禅师则强调:学道最主要是心存信、诚——要有正确的心思、正确的见解及正确的道念;这些都发自于我们的正信——正确的信仰。有些佛教徒但凭一股热心,只知道要尊重佛、法、僧「三宝」,对于教法却不求甚解,只是一味盲从,无法分辨是非;由于观念偏差,而造成错误的见解与行为,这种错误的观念害人不浅!

例如有些人自称信佛、学佛,但却忽略家庭的照顾,每天跑道场,执着于打佛七、赶法会,或者受戒之后回来就说:「这件事我不能做,那件事我也不能做。」使一个原本美满的家庭不得安宁!像这样的人,尽管讲经说法再怎么好,又如何能圆融地负起人生应尽的责任。

学佛要力行、合群

学佛并非要脱离人群;能与人和睦相处,才是真正的学佛!我常强调:每个慈济委员都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自我修养开始,渐进影响家庭,然后净化社会;这是我三十几年来,一直努力推行的佛教精神。

处于现今社会,觉得人生茫茫,不知道做人目的而耽于纸醉金迷的人比比皆是!

我们非常幸福,不但既得人身,又能听闻正法;社会上有些人虽然有心追求道理,但是现在的宗教很复杂,若无法正确地选择,往往会迷途而不知返。我们应该要心中存「诚」,不是为私「我」信仰,要为利益大地众生,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

所以,学佛一定要学得内心纯诚厚德,不可只学得表面能说善道。只对文字认识深入,对佛法并无助益;总之,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诚信」,是学道的根源。一个人要成就事业或道业,不能离开诚与信。凡夫心之所以会迷茫,就是因为彼此少了一分「诚」意,「一念无明起,三细六粗(烦恼)生」,相互欺瞒、诈骗的事也就屡见不鲜!

孔子的弟子曾参常常警惕自己:「君子慎其独。」——在众目睽睽下能够保持君子风度没什么稀奇!因为人多时,会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最容易疏忽的是个人独处时,以为没有人看见,自己的缺点及不符合道德的行为便不经意显露出来。所以做为一个君子,在四下无人时,更要提醒自己威仪端正。

孔子的弟子修身养性,就是这么谨慎!他们不单是训练自己的文学和辩才,更注重心性的修养。我们学佛者的目标是超凡入圣,所以要更加谨慎,清净心地。

说话时,不论对很多人说话,或只对一个人说话,态度同样要有诚意。「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人讲话非常有诚意,且这个诚是扎根于义的,则说话的人必能确实力行佛陀讲经「不增不减」的精神——对众人说法不增,对一人说法不减。这就是「信近于义」,也就是「发自于诚」。

闻思修要发于诚

想要心无杂染,就要有一分真「诚」的修养。佛法中「闻、思、修」——意指听经不是为了与人辩论,而是要好好用心地听;听了以后,深入地思考,悟透人生时间短暂,体会生命的宝贵;思考以后,将经中的道理表现在行动上,启发良知,发挥良能,该做的事积极去做,不该做的事要戒止;这一切都是发自「诚」心。

善的法门要勤修,恶的心念要息灭。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戒定慧就是出于真诚的闻思修;我们学道要好好地培养这个「诚」字,设若缺乏诚心,任凭你说法说得再好,也只能暂时吸引人;然而如果言行不一,则无法使众生信服,反而侮辱了佛门。因此,会不会说法不重要,老实修行、身体力行才是最重要!

信是诚的起步

圜悟禅师说:「学道存乎信,立信存乎诚。」我们要以诚来学道,但是起步一定要从信开始;「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要学道、成就功德,一定要先建立自己的信用;若无法让人信任,则连做人的根基都欠缺,何况是学道、识理呢?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好好维守信用。

慈济志业任重道远,这一条长远的路,最初也是起源于「信」。当初创建慈济医院时,没有寸土片瓦,我只不过说一句话:「我想盖医院。」全省慈济委员就以我的意愿为意愿,努力护持建院志业。也因为这么一句话,虽然遭遇很多困难,但为了「言出必有信」,还是力行建院志业,这就是守信用、负责任。总之,「信」是做人的基本,建立信用后才能达到诚的境界。

圜悟禅师又说:「存诚于中,然后俾众无惑;存诚于己,可以教人无欺。」一个人内心若能常存一个「诚」字,则开口动舌、举手动足,一切行为举止就可得到大众的信赖。做人常常存着一分诚心,才得以教导别人不可欺骗;自己若不诚实,常常欺骗别人,搬弄口舌是非,却要教诲别人不欺骗,那就很难了!

记得我计划创建医院时,有一次到土城拜见广钦老和尚。老和尚平日禁口不语,那天却对我说了许多话。有位委员问他:「老师父!我们想建医院,您说盖得起来吗?」他拍拍我的肩膀说:「你心无欺,医院一定建得成!」当时,我体会到「欺」就是「诚」的相反;若有一分诚,医院一定建得成。如今,这句话已经应验了!

诚信是做人的基础

道业唯有以「诚」方能成就,人间的事业也是一样;若时常存心欺骗他人,说话欠缺可信度,这样的人无论到哪一个地方,都是窒碍难行。希望诸位记住「唯信与诚,有补无失」。

修行者要能善体人意,不能只顾到自己的感受,而不站在他人的立场为人着想。我们应该学习善体人意:不要当一个常常需要别人来善解自己行为的人,而是要当一个能够常常善解他人的人。

我曾说过,什么人我都可以原谅,唯有「不诚」与「不信」这两种人,我比较不能原谅;但我不会放弃他们。平时说话不诚实的人,有时我就当他没说,有时会将他的话打折扣,十分只能信几分。至于无信的人,我不会重用他,不过,我同样不会舍弃他,我会让他有机会好好反省、改过。总之,「事相」上我必须去分别人的诚信与否,而「理相」上则不放弃任何人。

举手投足都在下种

我们要相信佛教所说的因果,不要以为此生结束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种如是因,将得如是果。慈济之所以有今天,全靠众人护持,这个缘是累生累世结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因缘果报」,一定要有耐心,不但在发菩提心,还要有长远心,好好照顾我们的善缘种子。

开口动舌无不是因,你今天说一句话,博得他人信任、安心而生欢喜,解开疑惑,那你已经种了度化众生的因。身体的动作也是一样,大家一起辛苦工作后,却把善后的工作留给别人,这就断了善缘的因。虽然你开始时做得很好,但是后来却招致别人不满与怨憎,那么你就种下与众生无缘的因,将来你所说的话,人家不会采纳;你想合群,也会觉得很困难!

我曾经听人抱怨说:「我抱着非常诚意的心来到这个团体,但是我觉得自己很没有人缘!」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本来与这个团体有缘,只是不能与人同甘共苦到最后皆大欢喜的时刻,就是差这么一点而已。所以我们既然付出了,就要有始有终、贯彻到底,做到整件事情圆满完成,这就是种欢喜因。

《地藏经》中「利益存亡品」也这样说:「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故知举手投足,开口动舌,无不是因,无不是业。举手役足之间,随时都在种因。所以我们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一定要抱持因缘果报的观念,处处谨慎,不要让众生起了厌烦的心。

学佛要学平等心

修行若能保持诚与信,则有补无失——有百利无一害。「若诚不一,则心莫能保;信不一,则言莫能行。」若诚不一,是说我们对别人的诚意不平等——对某个人很诚意,但是对另外一个人却没有诚意;对自己爱的人,即使掏心挖肝也无悔;可是对于不喜欢的人就不一样了,看他成功、健康,就会感到怨怒、气愤,不但不会生随喜心,反而会去破坏他,这就是没有平等心。

学佛就是要学平等心,也就是「怨亲平等」——不论亲疏爱憎,对一切众生都要抱持一个「诚」字。我们若没有平等心,就会偏护此人而排斥彼人,如此则不能保住菩提心;而菩提心一失,就落入小乘了。「信不一则言莫能行」——一个人若讲话不算话,绝对无法成就事业。

若能做到「诚」与「信」这两点,就是最大的修行;这两个字是一切智慧和福德的种子,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勉励。

(编者按:灵源惟清禅师与圜悟克勤禅师皆乃宋代禅宗高僧,读者可于《大正藏》第51册史传部三之绩传灯录卷第二十二及第二十五得知二位禅师之生平。本文内二位禅师之对话,读者可于《卍续藏》第113册禅林宝训顺朱卷二详知内容。)

能受天磨方铁汉

修行的原则,一定要以孝为先,奉养父母,并且皈依三宝,守持戒律;而修行最重要的态度就是「诚」与「信」:「存诚于己,可以教人无欺」,一个人的人格实以诚信而立,我们若能时时心存诚意,不欺不诳、不卑不亢,则一切举止动作、行为表现,都是无声的说法——不管身教或言教,皆可以启发他人内心的诚意。

修行必须心正意诚

佛法修行的法门很多,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所接触的众生,根机参差不齐,有的人智慧门未启、有的人智慧很高、有的人执着很深,所以佛陀要用种种法门循循善诱。然而,不管是小乘法或大乘法,都不离「诚」与「信」。

佛陀教导我们学法不可偏差,但是有的人偏于打坐参禅,一打坐就想求神通,欠缺下工夫磨练、修持佛法的诚意,这样很容易产生幻觉幻听,一不小心就得禅病。

有的人偏于念佛、偏执于个人了脱生死,以为只要念佛就能往生西方,解脱今生的业报,这种信念是不正确的,欠缺了净土法门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认知。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脱生死,必先在人间培植大善根、大福德;若只断章取义,就不是正确的信念。佛陀开演千经万论、无量无数的法门,绝对不离正信、正念,能够依止正信、正念,内心自然存诚。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诚」、「信」两个字是修行之本——信为道源功德母,而诚可以成就一切事业;所以诚与信对我们有莫大的助益。孔子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若没有信用,讲话不能让人采信,则他的为人就不可能被人看重,他的一生也难以成就。因此做人绝对要言而有信,不可言而不实;做人一定要心存诚意,以诚待人,不可欺骗、隐瞒人。

修行就是要修整自我的心,使之不迷失。「是诚不一,则心莫能保」,连自己的心都保不住,何况是要得到别人的信用与敬仰?那就更难了!

所以我一再强调,诚正、信实是做人的基础。做人若无信用,即使说得天花乱坠,大家还是认为你能说不能做,这样的人如何发挥所长?因此,修行必须从「信、实、诚、正」出发。「衣食可去,诚信不可失」,我们可以寒无衣穿,饥无饭食,但是不能失去诚与信。

衣食可去,诚信不可失

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齐能受后代学者的尊敬,是因为他们有诚、有信,有清高的意志——当他们认为国无道时,甚至拒食这个国家土地所生长的粮食,宁愿流离他国、饿死他乡,这就是清高之士、信实之人;他们虽然因贫困饥饿而死,但是他们的精神与芳名,却永垂不朽!

古代的秦始皇统治天下,但是他不诚、无信、施暴于天下,使民不聊生、百姓受苦,而受到万世唾骂,无法取得别人的尊敬;所以说「衣食可去,诚信不可失」。

有诚有信的人就是「善知识」,像伯夷、叔齐,宁可舍弃衣食而饿死他乡,但其精神可以领导后世之人,我们应该要学习善知识的德行。「唯诚取信」——唯有一个「诚」字才能取得别人的敬仰信任,因此我们要非常谨慎,绝对不可失去诚信,否则就有欺人之嫌了。

有句话说:「心若欺人,反自取其欺」,你若欺骗别人,其实是欺骗自己啊!你可能骗得了人家一、二次,但当马脚露出时,则任凭你再多的花言巧语,也没人会再相信你,这等于是欺骗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谨慎莫欺人!

能受天磨方铁汉

我曾听过有人这样说——「佛法教我诚信,但是我以诚以信待人,别人却无法以诚以信待我,这样我很快就会被人淘汰,事业无法稳固。现在的时代必须相互竞争、欺骗、隐瞒,才能建立事业。」

这是不合道理的说法。一项事业的成就,必须凭借我们的诚信待人,并发挥自己的实力,于困苦中力争上游,方能获得圆满的结果。所谓「能受天磨方铁汉」,当所经营的事业无法顺利成功时,除了凭藉自身的诚正,还得有铁汉般坚忍的毅力,屡挫屡坚,那么就能东山再起,重现新机。

宝石美玉从矿石而来,但若没有经过雕琢就无法发光、发亮;同理,人在世间必定要接受许多人事的磨练、考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不遭人忌是庸材

一般凡夫都容易妒贤欺能,能干的人不能被别人容纳,为什么呢?因为太自大了!我常常说「成功的第一秘诀要扩大心胸、容纳一切众生;第二要缩小自我,不可自大。」要将自己缩小到进入他人眼里、能穿透他人心窝,让人见了你而不觉碍眼,甚至能从内心接受你、喜欢你。所以,遭到别人妒忌、欺难时,要好好警惕自己!

然而,「不遭人忌是庸才」,若自己表现得很好,却遭到别人的毁谤时,要安心立足,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才干。

「能受天磨方铁汉」,是要我们磨练坚强的意志,当面对别人的赞叹或毁谤时,能如如不动、站稳脚步!「不遭人忌是庸才」是警惕我们要不断地努力,受人妒忌时要安然地接受;受人欺难时,也要勇敢地继续做该做的事,要有宽容的心接纳一切!

因此,不想受到别人的欺难,而能充分发挥良能,就要缩小自己,扩大心胸。被人欺难时也不要在意,因为「欺难」是凡夫的习性啊!所以我们要常常自我警惕,虽然自己很能干也必须缩小自己,不碍人的眼、不刺人的心,以温柔的态度对待人,扩大心胸容纳所有的人,尽量做到不遭人忌的程度;设若被人忌,也要欢喜接受,赶快自我检讨,诚心改过。

所以不管是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我们都不要对和自己能力相当的人斤斤计较,要以平等心去对待众生。除了帮助比自己弱小而可怜的人以外,也要付出爱心去帮助能力和自己一样或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如此才能去掉凡夫心,成就我们的佛性。

因此,「不遭人忌是庸才,能受天磨方铁汉」也是磨练我们修行功夫的基础,如能接受考验,那么必然能守持三聚净戒和不犯威仪。

净因第三要

一.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五浊即净土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唯有如此,才能成就无上佛果。

什么是「菩提心」呢?菩提就是「觉道」,觉悟人间的苦难,发心求取正觉成就佛道,普度众生离苦得乐。然而发了「菩提心」之后,想要达到成佛的目标,一定要修「菩萨行」——精进持净戒,慈悲度众生;这是成就佛果唯一的途径。

佛陀教育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发菩萨心,菩萨的心怀就是《法华经》中「法师品」的偈言:「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

佛陀平等说法,普施一切众生,而因为众生根机不同,接受的心得不同,所以佛陀必须苦口婆心地教化再教化。但是不论何种根机的人,都一定会感受到佛陀的心怀,那就是——「慈悲」。

《法华经》中佛陀教育我们——普天之下需要佛法流传,佛法由谁来流传呢?法师。何谓「法师」?就是拥有与佛同样的志向,行如来之行,与佛同样舍俗出家,担起如来家业的「出家僧众」。

法师必须能够将佛陀的教法完全吸收、内化,成为自己的精神、心怀;吸收佛陀的精神,体验佛陀的心怀,然后再以身作则、教化众生,这样才堪称「法师」。一位法师必定是经过佛法的洗炼,洗得心清净,练得志坚强,而且具足外柔内刚的气息。

心存大慈大悲接引众生

在「法师品」有言:「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这是一个比喻——将我们的心比喻成「室」。如古人用「宅心仁厚」来形容很有爱心的人;「慧根仁宅」则是说一个人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心。

佛陀曾把三界譬喻成一个火宅,将宇宙比喻成一间大房子。人间就像一个大宅,若要大宅内充满温暖的气氛,则必须我们的内心——「心宅」时时刻刻抱持佛陀的教育与精神。所以佛陀教导弟子,若要引导众生,首要条件必须自己先有这分大慈悲心,以开阔的慈悲心包容一切众生,此即「大慈悲为室」,也是佛陀明白的教诲。在教化别人之前,自己要先以「大慈悲为室」。

「慈」是指「无缘大慈」,俗语说:「天下慈母心」,妈妈疼爱孩子的心,与佛陀爱普天下众生如己子的心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凡夫爱的范围很狭隘,只限于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快乐母亲就快乐,孩子成功母亲就觉得光荣;而佛陀则是以慈母一样的心,去爱普天之下的众生,视普天下众生如己子,普天下的众生安乐佛陀就安乐,所以称为「无缘大慈」。

「悲」是指「同体大悲」,意即佛菩萨对众生的苦,感同身受!就如一般世俗现象,社会大众携家带眷到动物园去,以欣赏关在笼里的动物为乐事。但佛陀则不然,当佛陀看到动物被囚时,是满怀的悲心啊!因为若拿人类的生活与动物的生活相比较,看到它们被囚禁笼内不得自由之苦,还怎么忍心视它们的苦为我们的乐呢?佛陀与凡夫不同的心境就在于此。

众生的苦就是佛陀的苦,看到那些动物时,佛陀悲悯它们的不得解脱,悲悯它们的愚痴,无法领悟佛法的境界。也因此,佛陀曾明示:「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我们能够投生人间,就应该赶紧把握机缘、时间听闻佛法。

以「柔和忍辱」为衣

「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是佛陀提醒我们要好好看清天下万事,启发本具慈悲心,坚定行菩萨道的意志,以便施教众生。而想要施教众生,必定要先具备一分让众生喜于亲近的形态。众生喜欢亲近什么样的人呢?柔和有礼的人。一个人外表让人感触最直接的就是声与色。声,就是言语;人们讲话的语调有柔和,也有粗犷。同样一句话,若声调过高,人家听了就会不顺耳;若说得柔一些、软一些,听起来,就会令人觉得入耳又入心,所以声音要柔和。

除了声音柔和之外,形态一定要有礼貌。

人之所以称为「万物之灵」,在于识「礼、义」、知「廉、耻」。孟子曾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以衣服为例,所有畜生都不必穿衣,披毛带角就是它们的形象;但是人就不一样了!人必须穿衣蔽体以遮羞耻。一般人大都注重服饰穿着,红、黑、白、长、短,千姿百态都有。维持社会安宁的警察、警官,或是宪兵,海、陆、空军等,也各有各的制服,以表示他们的岗位、职守,让人一看便知。还有宗教家,若是正信且受社会敬仰、公认的崇高宗教家,也一样有整齐的制服——例如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以及佛教的比丘、比丘尼,一看即知其身分。

然而,什么衣服穿起来最美呢?其实,真正的美无法用衣服装饰得出来;真正美好的人生,也不是靠有形物质经营出来的。普天之下最美的一件衣服是无形的,那就是「柔和忍辱」衣。人人都喜欢柔和忍辱的人,一位柔和善顺的人即使身穿粗衣粗布,也会由他内在散发出来的修养,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被他柔和敦厚的气质所吸引!

更何况我们佛教徒,大多数是在家居士,很难由衣着上分辨我们的身分,但是有一项可以让人看出我们是佛教徒,那就是「修养」。用你的修养、形态和平时讲话、待人接物的「形色」,来表示你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就是以「柔和忍辱」作为你的衣服。

透彻世间诸法

我们要怎样才能忍辱、如何才会柔和?就是要透彻一切道理;若能透彻道理,看开世间的名利、地位,自然会有宽大的度量来容纳世间的人与事。如此,态度就自然柔和了!

人人皆有佛性,但是受了后天社会各种形态的熏染,而有了不同的习气和心态。

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报导。两个亲兄弟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平时在家就常常因意见不合而吵架;在公司也为了职位问题互相明争暗斗。两兄弟时时抱着一种怨恨、嫉妒的不平衡心理,积怨甚久!一直到除夕夜围炉,因酒后起冲突,大哥杀死了弟弟,再服毒自杀。

这是现代社会所发生的家庭悲剧!同胞兄弟一起相处了二、三十年,怨恨不断地累积,到最后竟然以恨相对,毁了彼此终生。这就是凡夫心——看不透道理。学佛,就是要学看得开世间一切名利,透彻道理;在理中处世,则「有道行千里」,自然能事事皆通、包容一切,并时时广度众生,为众生说法。因此讲经、说法教导别人之前,一定要先以身作则,首先要有慈悲心——「大慈悲为室」,然后表现柔和忍辱——「柔和忍辱衣」;这都必须先体悟「诸法空为座」的道理,才能表现以身作则、领导众生的行为——「处此为说法」。

诸法空为座

学佛最要紧的是菩提心,所以修行必须发菩提心。

出家人名为「沙门」,沙门有三种意思,其中一种叫「怖魔」。

什么是魔?就是「障碍」。想要出家的人有许多障碍,有的是外境起障碍——也就是个人外在的业力使自己不能很顺利出家;有的人是内心起障碍——若没有受外境阻挠,出家之后内心的心魔也会作怪。所以我常常说,非常顺利出家的人,不见得能够成功;而在出家之前,历经千辛万苦仍不受环境折服的人,出家一定成功。这就是说,能经得起社会人事的磨练而发大心的人,才是真正能成功的人。

所以,学佛一定要发菩提心。唯有发菩提心的人,才能坚定信心、坚定毅力而产生勇气,如此才能脱离魔掌。

前面已经说过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就是「觉道」。从凡夫地到圣贤的境域,必定要有一条通路,即是觉悟的道路,而菩提心就是觉悟的道心。

「学佛」不同于「佛学」。学佛是学做佛,要学习佛陀的精神、慈悲的心念,学习佛陀为众生吃一切苦的心,如此学佛才能成佛;而佛学只是研究其中的教理,推究其文字,在文字、名相上打转,这只不过是世间的学者。佛教中有一句话说「所知障」——若只想研究佛学,不肯真正发菩提心学佛,对自己而言是很大的障碍;因为知道得多,往往容易生起我慢心,无法真正谦卑诚恳、发名扬实。

若能发菩提心,一定可以成佛,这是真正的学佛。培养内心的大慈悲,视普天下众生如我们的亲眷,用柔和忍辱的态度待人接物,了解一切道理,透彻菩提的道路,那么世间名利就没有什么可以计较的!

例如慈济医院的筹建,即不以营利为目标,而以救人为目的。

记得慈院启业之初,花莲有一位贫困的劳工患了胃疾,到花莲一家医院住院治疗。住了将近一个月,由于医疗设备不足,医生们无法医治,所以向慈济医院请求支援。了解病况之后,慈院认为有办法处理,所以建议患者转院到慈济医院。

但是,患者认为慈济医院当时尚无劳保,尽管他的病体已经非常危急,还是迟迟不肯转院过来,最后慈院院长与医师讨论后,认为人命关天、救人第一,所以将医师和仪器整个转移到那家医院的手术室,为患者开刀治疗。

一切无代价的奉献,完全以救人为第一。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不求名、不求利,只要能够救人,不管患者住在哪一家医院,都能为他服务,这就是人事上的「诸法空为座」。

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时处在人与事之间,离开了人与事,就没有佛法可修了!所以,要时时开扩心胸为一切众生工作,为一切人群服务,这就是发菩提心,也就是「诸法空为座」。

运用一切法而不执一法

每个人都想得到真正的幸福,而内心能够真正宁静才是最幸福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心境最宁静呢?就是佛菩萨和圣贤人!他们的心境最宁静。他们不会被恶劣的环境所侵扰,不会受世间的事相而乱了心,永远拥有毅力和信心,不管是面临大风大浪,不管是道路崎岖不平,他们总是安然自在、庄敬自强。

究竟佛菩萨和圣贤们是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心宁静呢?——「诸法空为座」,即运用一切法而不执一法,不执着法就叫做「法空」;他们看得透世间、看得透人生——人生几何呢?只不过在呼吸间罢了!有什么好计较呢?

重要的是应把握因缘,借由服务众生而随顺度化众生。因此,不但要能施教,还要能够身体力行;不但能身体力行,还要能无所执着。除了不自认比别人高明,也不会分别众生比自己愚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众生而做——说法是为众生而说,修行是为众生而修,一切皆归功于众生。

焕发慈悲的真善美人生

古人说:「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由于梅花能够耐寒,才能在冬天开花;所以,我们必须学梅花及松柏的精神,遇到任何境界都要欢喜接受磨练。学佛,就是学习锻炼自己得以「大慈悲为室」,身着「柔和忍辱衣」,而成为一位具足仁心仁宅的觉者,如寒冬中的暖流,给人温暖。

「诸法空为座」,人生唯有从佛法中才能够真正彻底了解生理、心理、物理等现象所蕴涵的道理,也才能了解到所谓「一切法皆空」的道理。

希望大家尽量体会、培养自己慈悲的内涵;当具足慈悲的内涵时,自然就能以柔和忍辱为衣,也自然能透彻了解世间一切道理,而内心不起丝毫执着的自利利他;若能做到这样,就是最清净、最美好的真善美人生了。

五浊即净土

心净则土净

学佛注重的是实践,要身体力行。一个修行人若只「想」参禅学道,心却定不下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则徒然空过时日。所谓一理通则万理彻,我们一定要把握时间,不要浪费人生。菩提觉道是要我们向前迈进,不是站在十字路口,用嘴巴呼叫或问过路人,一定要真正身体力行。

《净行法门》曰:

「凡修净土须善发心,若为自己厌五浊、忻九品,则违菩提心,是声闻行,不应发也。若为众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则顺菩提,是菩萨行,应当发心。」

一般人以为,造福人群只是修福而已,所以要赶快找时间念佛修慧、了脱生死,这是错误的。净土法门鼓励我们以造福人群来成就道业,念佛是培养善根而已,必定要有「福德因缘」作为成佛资粮;所以,修净土的人也一样要好好的发心——发菩提心。

「若为自己厌五浊、忻九品,则违菩提心。」——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有五种不清净。但是,我们若认为世间有这么多烦恼、苦恼、不清净,而厌弃五浊恶世,一直欣羡极乐世界的黄金布地,希冀追求清净的境界,这样就违背了菩提心。须知,佛教以莲花为标帜,污浊的泥土里才能开出清净的莲花。所以,希求极乐世界清净国土的人,仍旧是不能离开五浊而做佛事。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清净」,不受世事的染着,若能这样,五浊即是净土。因此,佛陀说「心净则土净」。学佛能以清净心在五浊恶世中做佛事,才是真正发菩提心。

厌弃五浊的修行人每每会说:「人命无常啊!世间这么苦,若不赶快修行,不能解脱,以后还要再回来做人,这样太辛苦了!」这是一般对佛法见解不纯正的人所发出来的言语。学佛应该要有正知、正见,就如医生学医是因为世间有病人;我们学佛是因为世间有业重的众生,佛陀是为众生而修行,也因为有众生才能成佛。我们不可畏劳怕苦,必定要有一分毅力、勇气来堪忍。

「忻九品,则违菩提心」——若逃避现实、为求清闲享受,欣慕西方极乐世界、莲花九品而学佛,这是「声闻行」。声闻者亦同样是佛的弟子,很爱听闻佛法,推究佛的道理,却不肯发大心。我们学佛不是要学声闻,现在有很多人极爱听经,但是听归听,请他身体力行却无法做到,这就叫做声闻行。

我们既然学佛,尤其是处于现今社会,应该拿出勇猛的毅力,不可停滞于消极、只爱听不愿行的境地。所以说,学佛不要只想听法或如何研究佛学,一定要闻而思、思而修。

「若为众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则顺菩提,是菩萨行,应当发心。」世间众生多苦恼,我们要身体力行走进苦恼的众生中而不逃避,以众生的苦为苦,为他们承担一切苦,才是真正的大悲心。这就是地藏王菩萨的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若有一人堕落地狱,决不成佛;释迦牟尼佛也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苦难的地方我不去,谁去呢?这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怀。

排除魔障,共成佛道

我们都是佛弟子,担负如来家业是我们的责任,应该要学习地藏菩萨的发大愿,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这样做就是真正的发菩提心、行真正的菩萨行。

佛陀来人间说法教化,不是只说给我们听而已,而是希望人人能身体力行;能够力行者,就是菩萨。所以我们应当好好发心!设若没有好好发心,很快就会受三界魔王的魔军障碍,将我们慑服,这样就无法真正走上菩提大道。

希望大家好好学佛,不要只趋向佛学的研究,在其中打转;研究佛学而不肯真正学佛,就像苍蝇钻玻璃,再怎么钻都钻不出去;即使对佛教的文字、名相了解很多,所换得的只不过是「所知障」。所以我们想要事事无障碍,只有靠信心、毅力和勇气,并且身体力行,学习佛陀的精神,自然可以拨除内外的魔军障碍,佛道必定能成!

二.深信因果 

珍惜今生福

知福惜福再造福

珍惜今生福 深信因果

学佛者除了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还要「深信因果」。在《地藏经》的「阎浮众生业感品」里,佛陀明明白白地告示我们:「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凡夫众生,常常因迷失了自己的心性,活在醉生梦死中,不知生命的价值,不畏因果的可怕,妄造许多恶业;但是却不知为善造恶,一切果报还自受!所以懵懵懂懂地做了许多不应该做的事。

在此举一古代所发生的「一字因果」故事给大家作警惕:

在唐朝,有位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清规的百丈禅师,他平常上堂说法时,总有一白发老人跟着大众进入法堂听讲。有一天,禅师开示完毕,大众都退下后,却只有他逗留不去,百丈禅师就问他是谁。

老人回答说:「我并不是人,在很久以前的迦叶佛时代,我曾在此山修行,当时有个弟子问我:『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入因果的法则?』我当时回答说:『不会落入因果法则。』结果因为这样,五百世来我都转堕狐狸身,至今仍不知错在哪里?请求和尚慈悲为我明示,让我能早日脱离野狐身!」

禅师回答:「你请问吧!」

老人请示:「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入因果的法则?」

禅师回答:「你应该说:『不昧因果法则』。」(昧,违反之意也)

老人闻言大悟,向禅师顶礼说:「蒙大师开示让我能脱却野狐身,我住在后山,请求大师依照亡僧的礼仪埋葬我!」第二天,百丈禅师依言带领大众到了后山,果然在洞穴里找出一头野狐的尸体,便按照礼仪将它火葬了。由这个故事大家明白知道,这位白发老人只因为一「字」之差,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由人身转堕野狐身,正是「因果」法则的最佳诠释。

试想出家为僧的修行人尚且如此,何况一般凡夫众生?

既然我们开始学佛,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就应该深信佛陀的教诲,须臾之间不可造次!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因为「种如是因,得如是果」啊!

「三世」因果

大家都知道佛法常说「三世因果」,但是并不了解它的意义。世是「时间」的意思,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若以长时间计算,就是前世、现世、来世;若以短时间计算,就是昨天、今天、明天,都叫三世,也就是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比如昨天是过去,今天就是现在,今天之后就是未来。「因果」呢?就是「因缘果法」,种时叫「因,得时叫「果」。如果种善因则得善果,种恶因则得恶果。亦如现在的「慈济」就是由过去大家长久努力的累积(因)所成就,所以才能获得今日海内外善心人士的支持与鼓励(果)。然而慈济仍需面对不断的「未来」,因此今后更要加强我们的发心与努力。如果现在不怠惰松懈而殷勤工作、精进发心,自然未来的发展将会更蓬勃!

如果大家相信三世因果,自然会不断地努力。古人有句话说:「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因为知道有明年的春天,所以将秋天所收割的稻谷,留着一些等候明年春天播种。这是人类为了生存,所以预存来春播种的种子。

「人若知道有来生,自然修取来生福。」人如果相信还有下辈子,就会好好地修福。今生今世能丰衣足食、生活在这么自由的国家社会,正是过去生中所造的福;如果希望来生还能再续福,今生就得好好地为来生造福,积聚来生福报。

所以,三世因果并非迷信。以待人处事为例,如果希望别人待我们好,就必须先对别人好;希望将来得到人人的护持,就必须现在多多付出!总而言之,就是要把握现在,自我付出、利益人群。再举慈济医院所发生的实例:

记得某年除夕夜,有几个家庭发生不幸事件。其中有个家庭,先生骑摩托车载太太出外买东西,却在刹那间发生车祸,先生当场往生;太太的肚子还怀着两个月大的孩子,被送至医院的加护病房。如果救活了太太,等于救活了两个人;如果救不活,即将丧失两条命;或者救活之后,变成只会呼吸的植物人……,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只要母亲一息尚存,其性命尚能保得住,但是看清况实在不乐观,随时都有危险,真是人间一大悲剧!

加护病房中另外还有二个孩子,年龄才八岁、九岁。一个因为在屋外燃放鞭炮玩耍,被来往的车辆撞伤脑部。还有一个因为把鞭炮放入石缝中,伸手进石缝中想将鞭炮取出,结果被三条龟壳花咬伤,送入医院急救;而他的大哥也在医院中!

他的大哥是先天性的动静脉畸型,到十六岁才开始发病,病发之前全无征兆,忽然间便倒地不起!送到慈济医院接受脑部开刀之后,一直平安无事。没想到过年前突然再度病发,昏迷不醒。

两个儿子先后送入加护病房,令父母忧心如焚!所以当我初一早上访视病房时,孩子的父亲一看到我,第一句话就说:「师父!我多么不幸啊!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发生在我家……。」

同一个天空下,有的人如此快乐、平安,过着幸福的日子;有的人却一而再、再而三,连续发生不幸的祸事。总而言之,这叫做业力,也就是因缘果报。所以大家要常常警惕自己的起心动念的所作所为。然而幸福中的人,是否能想到那些不幸的人呢?学佛者即使在安乐幸福的日子里,也一定要为贫困、不幸的众生多设想、多考虑,也就是平时就要多种善因,多积福德。

又如过年期间,人人见面都有说:「恭喜发财!」健康、发财是人人想要的,当然,我也恭贺大家都能发财,除了发世间财之外,更希望大家发心修取佛法的丰富法财。然而想获得丰富的法财,自己一定要先努力地付出。

及时种善因

就像一粒种子,若将它装在袋子里,尽管是颗种子,但缺少了「缘」,一样无法发挥作用。若将这粒种子拿出来,选择在春天的时机种到土里,有泥土、水分、阳光的聚合,这颗种子就能发芽;如再经由良好的灌溉和施肥,自然能从幼苗长成大树。例如荔枝的种子小小一粒,而它的「因」就存在小小种子中,一个微细如毫芒的芽,如果将它种植土里,经由阳光、水分的培育渐渐成长,等到成熟季节,自然结满累累的果实。

大家想发世间财,一定要先种因造福,只要造了福,世间财就自然而来。《地藏经》中有句话说:「舍一得万报」,只要你肯「舍」,虽然是一点点,也可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回报,就如真正发了济世救人的心,就会得到无量无边的福报。慈济每年的善款都是用于四大志业、八大脚印,这些善款都来自诸位大德每个月点滴所乐捐。因为有这些善款,使我能很充裕地发挥救急、救难、救病、救贫的功能;由于大家每个月的施舍,能使得好几万人得到救济和平安,这就是《地藏经》中所说的「舍一得万报」,也就是舍了世间财,换得了功德法财。

然而,这样的善举必须依智慧作抉择。有人说:「有钱为什么不自己留着用,要拿给别人用呢?」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世间凡夫众生。就像一颗种子放在袋中不拿出来播种,将会错过生长时机、无法发挥它的良能。所以必须及时将它播种和培育,才能使这颗种子发挥功能。正如自己亲手去布施,比留给子孙替我们做布施的功德还要大,而且儿孙自有儿孙福啊!

佛陀教导的理财法

佛陀曾教我们理财之道,即是将财产做四分法,以善用世间财,培育功德法财。

首先将财产分作四等分,将第一分用来报答父母恩。万善皆以孝为首,人要以孝为先,修学佛法也要以孝为先;将财产的四分之一供养父母,让父母的生活温暖饱足,他们想做什么事业或善事,想布施或拜佛,都要满足他们,完成他们的道业。所以,一定要以充足的生活资产孝养父母,让他们能够自由运用。

第二分用于培育下一代。做人要有责任心,要为子女留一份基金,使其能安心完成学业。所以,四分之一的财产是为子女留存教育基金。

第三分留作家庭生活平安的事业基金,即现世生活的费用。

第四分用来供养三宝、做社会福利救济事业。佛陀教育我们应延续佛的慧命,如何延续呢?就是要造福人群,将四分之一的财产做社会福利事业,同时进修自己的福业和慧业。

今生此世能生长在这福地,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是因为我们过去生中曾累积了造福人群的福业。佛陀希望我们的「福」能绵延不绝,所以鼓励我们以四分之一的财产造福人群、布施众生,这就是舍世间财修取功德法财。因此我在此与大家共勉,希望大家学习佛陀所教导的理财法,来处理世间财,为自己培福和造福。

知福惜福再造福 慈济志业,福慧双修

佛陀一再教育学佛者要与佛心一致,所以鼓励大家要常念佛。念佛法门是佛教中修行最方便、最安稳,也最简捷的一个法门。但是,念佛只不过是一种方便法,最重要的还是要能深入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到底教我们什么呢?教我们「福慧双修」啊!教我们好好的修福、好好的修慧。

智慧是从善根中产生,所以要好好的培养善根。想培养善根就必须扫除烦恼的念头,去除不良的习惯、不好的见解,将邪思邪念转成正思正见;扫除了杂乱心、烦恼心,智慧与菩提的善根就自然成长和显现,所以我们要念佛。而念佛最重要的是要「以佛心为己心」,念阿弥陀佛就是以阿弥陀佛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光明,为我们的智慧与光明;以阿弥陀佛的恒常心为我们的心;以阿弥陀佛的慧命为我们的慧命,这就是培养善根。若能念到这种程度,我们的智慧就能逐渐具足和显现了。

但是只偏重于修慧也不行,一定还要同时造福人群,意即修福。修福就是要付出,真正身体力行的付出。例如慈济志业,虽是救济人间的事业,其实它就在培养我们的善根福德。因为娑婆世界多苦难、多病厄,这些苦难、病厄的众生,由于过去生中缺少修福,所以今生此世遭受贫穷、病苦折磨,需要别人的帮助。

佛陀救济众生,只凭一分力量做得到吗?不可能的!所以他要启发众生、教导众生。以佛心为己心,以菩萨的手做我们的手,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救度众生;众生若得救,就等于累积了我们的福德;贫困众生若得到我们的实质帮助,在佛性中我们便可以种下成佛的因。此即借事以启理,借这些贫困的众生,启发我们悟见佛陀的真理。

因此要懂得「舍」,若舍不得就不能去除烦恼!人生的烦恼,多数都从「欲」产生,要去除欲念,就要「舍世间财,修功德法财」将世间的物质布施给众生,自然可以得到法财。所以,佛陀教导我们念佛的法门,就是要我们福慧双修;而福慧双修即是舍世间财,修取功德法财。

贫中之福

人生是苦,一切众生随业力牵引而分布不同地方,由不得迷茫众生自由选择,这是因为「不觉」;所以佛陀出现人间施行教育,教导众生了彻人生的道理——「觉道」。如何觉道呢?就是要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如何修菩萨行呢?就是要多发心,为苦难众生多付出!

世间苦难有多种,有贫困的苦难、处于战火的苦难,有饥荒、无粮可食的苦难。由新闻广播等媒体,我们清楚可见!例如巴勒斯坦因战争不断,曾发生断粮情形,造成饥荒。他们的民生物资都来自外援,然因战火不停,援粮路线都被截断,使当地居民濒临饿死边缘;由于无法得到外援,百姓无粮可食,落得吃猫、吃狗以度日,甚至向政府要求吃人肉以维生。由此可知,只要国家战火不息,将导致百姓不得安宁、长久处于生命危险和断粮的危机!

和他们悲惨的景况相比,今日的台湾真是幸福无比!但是在这丰衣足食的社会里,也一样有暗角的苦难众生受饥、受寒,迫切需要济助;所以大家要发心,一起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来帮助这些贫困众生。

虽然台湾难免也有暗角的贫困众生,但是和国外相较,他们还是满有福!因为在台湾有像慈济这样的善心团体——几百万善心人士的救济,给予温暖的照顾和帮助。反观国外遥远的战区,虽然我们有心伸出援手,但因国家政治因素而心有余力不足。

知足感恩,惜福造福

生长在物质生活不虞匮乏的台湾,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呢?能共同生长在这块福地,是因为过去生中大家培福和造福,所以我们应该感恩于过去生中曾造这分福因,才能享受今天这分福缘,在此安居乐业。因此,希望大家要有知足、感恩的心,并且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要惜福唯有发菩提心,把握因缘赶快发挥爱心再付出!将过去丰收的种子及时播种,使来生来世能延续这分福缘,再生活于平安幸福的福地,继续行菩萨道。

三.读诵大乘

宇宙是我们的大学

志玄虚漠,守之不动

宇宙是我们的大学 学以致用,受而持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清晨大家都在大殿持诵早课,一般人称之为「修行」。其实,是否这样就叫做修行呢?每天课诵完毕,曾否将课诵内容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行仪?是否将经文所教「学以致用,受而持之」?如果有,才是名副其实的「修行」。

受持的意思,就是接受并拳拳服膺。我们读诵经文后,能将经文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就是学以致用;若能分分秒秒都受而持之,则每一刻都是在修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知道个中滋味!

如果能将所学经文于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也就是在二六时中皆能受持、修行、学习,那么就不需远至深山或离开人群,也不必到另外一间学院去修学。我常说:「一天是一张纸,一个人是一篇文章,宇宙之间就是一所大学。」我们自己身处于大学中而不自知,身为宇宙大学中的学生,却偏偏要跑去入小学。其实,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大慈大悲、大雄大力的力量,却偏偏要隐藏起来,这就是浪费人生。请大家自我省思,相互勉励!

如一众生不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楞严经》中第三卷阿难说偈赞佛的一段偈文: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这段赞颂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是最好的学佛途径。学佛者必须学这分大雄大力、大慈大悲的宏愿——「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修行并非要求快速成佛,而是要发愿救度一切众生。如果还有一人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涅盘也,意译灭度、圆寂),意即不愿修取菩提正等正觉(成佛),这也是广结善缘的宏愿。然而,要广结善缘就必须常常警惕自己,善加化解烦恼,并且要以「爱」和「包容」来接纳每一个众生。

去除烦恼,广结善缘

与人相处,难免会有投缘、无缘,欢喜或不欢喜的分别。有时候别人无心说的话,我们却有意钻牛角尖、自取烦恼,这样就是凡夫;凡夫总是自寻烦恼,而不懂得去除烦恼。学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烦恼,化解别人的不悦与刻意伤害。

烦恼的产生一定都有其原因,所谓无风不起浪,人家为什么对我们不投缘、不高兴?必须好好地审思,找出其原因,尽量做到使人高兴,解开别人对我们的误解或恶意。

人与人之间的「缘」非常重要!若能在今生今世,减少众生对自己的不满意和广结善缘,一旦因缘成熟即得速成正觉,在娑婆世界「坐道场,弘扬佛法」。

但是如果不先去除烦恼,就得不到大雄大力,也无法发挥大慈大悲。在我们的宇宙大学中,必须时时刻刻「审除微细惑」。审是思考,除是去除,微细惑是烦恼,所以「审除微细惑」,就是好好地仔细思维,找出烦恼并将其净化排除。

(微细惑就是九十八使,九十八种烦恼。使,即烦恼之意,从我们内心中的五蕴(阴)——色、受、想、行、识衍生,再由地、水、火、风的四大假合细分成六十二见、九十八使。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状态。)

所谓「舍得」是要舍什么,你们知道吗?就是要舍烦恼。舍去烦恼才能得到智慧与大雄大力,发挥大慈大悲。有大慈大悲才能四通八达,一切无碍!当初,佛陀并非单凭他一人觉悟就能教导无边众生,实际上,是由周围的弟子帮助他广设道场、广结善缘,佛才能将自己的慧命发扬光大、利益众生。所以,我们若想发挥大雄大力,必定要在今生广结众生缘。

佛陀常常教导弟子要时时与人结好缘,也曾讲述了一段他与阿难的往昔因缘,希望弟子重视因缘,多结善缘。

长者与小沙弥的善缘

在久远劫前,有一位老师父带领着一群小沙弥用功精进的修行。老师父常常叮咛小沙弥们,要多多利用时间背诵经文。所以小沙弥们也谨记师父的教诲,于行、住、坐、卧中都非常用心的依教奉行。

有一天,有一位小沙弥出门托钵,边走边大声地背诵经文。背着背着,竟然忘记了「托钵」这回事……

有位长者看到小沙弥过门而不入,觉得很奇怪,就追了出去问道:「小沙弥、小沙弥!你的钵还是空的呢!请接受我的供养好吗?」

小沙弥停下了脚步,接受长者的供养。

长者问明原因,很赞叹小沙弥的精进,就说:「你以后专心的用功办道,让我来供养你的生活所需。」

小沙弥心怀感恩更精进的深入经藏……

修行不能离开人群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告诉弟子:「当时的沙弥就是我,而那位长者就是现在的阿难。阿难生生世世都护持我,我则引导阿难入正知见,这都是因为过去广结善缘的结果啊!」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有了因缘,才有相互对待的结果和彼此感受的回报。人无法离群独居,在人群中必须相互依存才能生活,所以要「安处于群众」,需与人结好缘。

释加牟尼佛离开皇宫到处参访、求道时,曾经在苦行林六年静修,但是他成道之后,为了教化众生,还是必须回归人群,所以修行不能离开人群。

总之,与人结好缘,将来有朝一日有所成就,才有办法、能力及因缘度化众生。所以,广结善缘是很重要的。

眼睛「听」,耳朵「看」

对待每个人,我都是用眼睛「听」、用耳朵「看」,为什么呢?因为要了解一个人,并不是只用眼睛看、耳朵听就可以;透过眼睛看、耳朵听之后,还要再经过审思;也就是说,我虽然看到形态而同时也能「看」出其声音,听到声音时也同时「听」出其形态;听与看平行,好好地审思,如此,才能将烦恼治除。

所以,别人说话时,我会好好地听,一边听、一边体会话中情境的虚实。我若只用眼睛看,难免会像太阳被乌云遮住。因为我也是人,人难免都会有烦恼;可是,只要给我一点时间,我就能将别人所说的话,好好地再思维、再思考。

所谓学佛,就是学如何去除烦恼!凡夫难免有烦恼,但我们仍要用明智、敏锐的智慧,好好地审除烦恼,才能以清净广阔的心胸来包容他人。

扫地扫地,扫心地!

每年为了迎接新的三百六十五天,大家都忙着除旧布新,清扫环境。打扫环境为的是什么?是不是真的为了过年?不是,是为了建立崭新的人生。

若只会扫地而不懂得扫心地,又有什么用呢?修行人的心,决不能存有丝毫脏乱;如果有了脏乱,就像一间没有打扫的房子,难以开门见人。希望大家在新的三百六十五天中,都能维持内心的清净,这就叫做成就。总而言之,就是希望大家把无用的烦恼从今天开始弃除,过一个崭新的人生!

法亲浓于世俗亲

静思精舍是一个大家庭,和其它的寺庙不同。一般寺庙在过年时,都是香客去拜拜佛、添添油香就离开了,好像是过路的陌生人。可是静思精舍不同!每一位来到精舍者都在过去生与慈济结下善缘,此生来此再相聚!所以,我们比世俗的亲更亲;俗亲是一世的亲,而慈济道侣是生生世世的法内至亲,无穷无极……

慈济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将各地回来的师姐、委员,当作我们的亲人。但是,并非让他们来此礼佛就表示「亲」,而是要让他们体会佛法的精神。学佛并非只听法师讲经、师父开示,而是要从日常生活中去自我体会,才是最好的机会教育。

譬如走路,我常告诉大家走路要轻声,但是却常常听到有人走路拖泥带水,老一辈的人如果听到就会教训:「走路不可用拖的,要轻步行走!」因为行、住、坐、卧都必须教育,修行人遵循古礼的教育。

所以,走路必须教育,若自己走得轻、稳,也要教人走路时脚步放轻。开门也一样,动作要轻柔,若碰撞、发出声响,就表示心没放在手上;如果开门时把心放在手上,轻轻地开、慢慢地关,轻开慢放自然不会有声响。若能做到这样,就是身教——手和脚的教育。

又如说话也是一样。彼此互相勉励,多说好话,是非不提——师父如此说、佛陀如此说、经典如此说,此即是「如是我闻」。这就是「口」的教育。

希望每个人都能以身作则,从本身做起,然后教育家人,建立美满的佛化家庭,进而影响社会,净化人心。为了要使我们的下一代接受佛教,不能一直以口说教,一定要用亲切、发自内心的诚意去感动他们!凡是来到精舍者不分老、幼,都要亲切地招待、温柔地照顾。年老者以佛法甘露水滋润其心田;年轻者最重要的是必须让他们能学习佛法,让慈济人的第二代都能得到佛法的教育。

迈向宇宙大学

三百六十五日一天天地过去,新的三百六十五日又一天天地来临。从今天起,我们要将所有的烦恼完全清除!以清净心来迎接每个新的日子,立下每个新志愿,过一个大雄大力、大慈悲的人生。

「宇宙之间是我们的大学,每一天是我们的一张白纸,每一个人是一篇最好的文章。」大家好好地思维这句话的意义!

志玄虚漠,守之不动  法华经是经中之王

佛陀讲经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中,有三部经是我们学佛者应该熟习并了解和实行的。哪三部呢?

第一部是《华严经》。《华严经》是三藏十二部经的经母,因为佛陀成道后讲的第一部经就是《华严经》。《华严经》有八十华严、六十华严,是佛为菩萨和天龙鬼神而讲,当时娑婆世间无人能听,以三七日的时间讲一部华严,此乃佛之境界。此经由印度龙树菩萨于龙宫读诵整理而出,佛陀的教法即由此经不断衍生出来,因此《华严经》称为一切经之经母。

第二部是经王《法华经》——即我们现在每天礼拜的《法华经》。有人说「成佛法华」,若要成佛必定要力行《法华经》的精神,所以《法华经》是一切经典之王。

第三部是《楞严经》。《楞严经》可以开启智慧,其内容是讲人的心念,教导人找回自己的心。众生会迷失自我,完全是因为迷失了心性,迷失心性就会埋没良知,因此所做的一切都是烦恼的罪业。所以,我们要找回本心一定要研习熟读《楞严经》,从读经中开启我们的智慧。

《法华经》既然称为经王,其实也是开慧之经。但是,其经义和意境不似《华严经》之演说十方法界诸大菩萨修行成佛度众之道,让人难以了解。其法门完全是佛陀对娑婆世界众生开示如何成佛的方法,是讲人间成佛之道。成佛一定要先开智慧,菩萨也是一样,要先扫除烦恼才能开启智慧。所以说,《法华经》上承华严的精神,下能引导楞严的经典,因此《法华经》是佛教的经王。

《无量义经》是法华的纲领

佛陀讲《法华经》之前,先讲《无量义经》,在这么多的三藏十二部经中,我很重视《无量义经》。因为《无量义经》是《法华经》全部的精粹所在,而《法华经》则是《无量义经》的注解。《无量义经》教我们力行菩萨道,启发我们与佛同等的智慧,不轻视自己的本性,并且引导我们如何教化众生。

其实,慈济的精神就是《无量义经》的精神。经中「德行品」说:菩萨的智慧是——「智慧日月,方便时节,扶疏增长大乘事业。」菩萨的智慧像日月一样,有智慧的人要教化众生,必定以众生的根机为主,观机逗教;何时何地为何人讲何种法;什么样的根机,就用什么样的教法引导他,这叫做「方便时节」。

讲话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为此人的根机可以接受,所以我跟他讲这句话,但是也要观机、观时。若时间对了,要跟他讲的话也没有错,则必须考虑地点适不适合?这几件事情都要用我们的智慧分析,所以称为「方便时节」。要做一位菩萨,就必须学习佛陀的智慧,要善于分辨,以方便时节去施法、教导众生,此即智慧。有了像日月一样明朗的智慧,才能分辨众生的根机,并观察何时适合推展何种事业。

接着解释「扶疏、增长」。懂得种菜、耕作的人,将种子播种后,一定要知道如何照顾田园。例如菜苗长出来时,不能让它太密杂;太密杂则蔬菜长得不美,必须将多余的菜苗摘除。而且何时种菜?何时播稻?耕作时间必须配合谷种和菜苗的生长季节,如此,农作物才能丰收。

学佛也要像园丁、农夫一样,好好地播撒善种,好好地摘除杂乱的根苗、辛勤耕耘,好好照顾播撒的菩提善种,使其茁壮长大!此即「方便时节,扶疏增长大乘事业」。

佛陀以各种方法引导我们,最主要的目标是要启发我们的大乘精神,使每个人都能加入大乘的事业。大乘事业就是救人的工作,菩萨精神就是大乘的精神。我们要自己培养这种精神,也要引导大家身体力行去做救人的工作——「大乘事业」,此即《法华经》的精神。

志玄虚漠,守之不动

《无量义经》的「德行品」经文中有一句「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就是教我们要以清净的心念,立大志弘大愿。玄是极深之意;佛陀除了要我们发大心、立大愿、行大行之外,又教我们「守之不动,亿百千劫」,即是以恒持心时时身体力行去救人,生生世世都不退转这分道心!

今天大家生活在平安、富裕的环境中,应该好好把握因缘,充实自己未来度众的力量。彼此广结善缘,携手并进常发悲悯心,为世间苦难众生多付出!然而有「一念」悲悯之心还不够,还必须将这念心付诸行动——从事救人的工作、造福人群,如此才能成就「佛」的境界。

若只是发心说:「我想救人,我很同情他……。」这仅是一个因,并没有造缘,有因无缘则菩提善种无法增长,仍然会腐烂!大家要知道,有了因若欠缺缘的聚合,不合时宜,也不能发挥作用。

诸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很好的种子,也就是成佛之「因」。如果不采取行动、身体力行,那就是无菩萨的「缘」;欠缺缘,则不能成就任何事业。

日行万善,增长大乘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天很快就过了!希望大家莫浪费时间,要好好利用时间,培养善种,造就善缘。总而言之,如果想当一位「菩萨」就必须日行万善,观一日之事,立万世之善愿!仔细观察这个人间社会,并且好好地思考,才能真正体会佛陀的悲心本怀!把握时机因缘立下宏愿,生生世世常行菩萨道。

前面已提过《无量义经》的一句话:「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立志一定要弘大,并守持不变动。要做到这样,必须善用智慧观察人生,若能以智慧来观察人生,自然能悟得人生的境界,能守持亿百千劫的善愿。

一般人的善心都是浮沉不定,今天看到某事令他非常感动,就想赶快修行;但遇到别的境界,或听到别人说的几句话,心又跟着动摇,这样如何能「亿百千劫,守之不动」呢?

大家要学佛、学菩萨一样——「智慧日月,方便时节,扶疏增长大乘事业。」日子过得很快!每过一天就减少一天,不知到了明年的今天,我们究竟能增长多少大乘事业呢?日子减少,我们的大乘事业应该有所增长;相对的,我们的智慧也要增长。所以,希望大家努力精进于菩萨道上,福慧双修!

四.劝进行者

以戒为师

不断点亮他人的心光

以戒为师

「修行」就是修心养性、端正行为;「心」修得好,言行自然光明磊落、端正庄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学佛,就是要学得心定、心静,将所听之法表现于日常生活中;若听法之后就忘了,仍然以原来的习气待人处事,那么不管学佛学了多久,都只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愈学愈退步,这样有什么用呢?

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在自心上下功夫;光是外表看起来很有修养,内心若不踏实,终究一无所成!

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修行想要成就,一定要身体力行,绝对没有「我吃你饱、我修你成」的事。

「贪念」扰乱心性

出家人与在家人的生活方式虽然不同,但是修行的次第是一样的,同样是三皈、五戒、十善、三聚净戒,这些都必须好好守持,绝对不可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稍有一刻偏离了戒律,心就会乱了!

心性散乱,无法好好守住道心,其实就是「贪念」作怪——贪荣华、贪富贵、贪权位、贪名利。唯有「戒」,才能对治贪念。

所谓「衣食可去,戒不可离」,即使没有衣穿、没有饭吃,也决不能舍弃做人的规矩与菩提道心!

「戒」是修行人的盔甲

学佛不容易,必须克服长时间的心灵挣扎,才能踏上学佛之路。可是,佛门的修行与社会型态差别很大!在社会上所争取的是「名」与「利」,而佛门中追求的是「道」与「德」。所以,在生活上难免有很大的冲击,不易平稳下来。

好不容易花了一段很长的时间降伏矛盾的心理,如果又离开了道,想再调理混乱的心绪及追求名利的习气回来修行,就要再从头开始。人生无常,能有多少次从头开始的机会呢?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决心与耐心,决不可以今天学学看、明天试试看,若时时抱着试探的心态,那么永远都是「从头开始」,永远无法成就道业。因此,学佛一定要有恒心,不可须臾离佛,不可刹那离道;道心一离,名利心立即产生,岂可不慎!

学佛也不能像天气一样时晴时雨、变化不定!如果以强烈的心念求道,想现求现得,是非常危险的,就像雨水太多,易成大灾;如果一天雨、半年晴,则干旱枯竭,菩提心枯萎。所以,修行应像细水长流,不急不徐,绵绵密密;一秒钟都不能停止,道心一停,名利心很快就会占领进来。

道心与名利永远都在相互交战,道心稍微退堕,名利心很快就会浮现,占据道心的位置。所以,佛陀将修行者比喻为战场上的士兵,必须精进勇猛地抗拒种种无明习气;而戒律,就是保护修行者的盔甲。

佛灭度后,以戒为师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灭度之前刚好讲完《法华经》。他觉得还有一件事尚未圆满,就是亲恩未报——佛陀成佛之后,度化俗家的妻、儿及抚养他长大的阿姨出家修行,父亲净饭王亦接受他的教化;但是,唯有在他出生后七天就往生忉利天宫的母亲尚未度化。所以,佛在讲完《法华经》、世缘将尽之时,到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摩耶夫人讲《地藏经》。因此,《地藏经》又称为佛门的「孝经」。

佛陀讲完《地藏经》后回到人间,教阿难铺尼师毡于娑罗双树间,即将示现涅盘。

阿难禁不住生离死别的哀愁,跑到远处放声大哭!他的堂兄阿那律陀也是佛陀的弟子,知道佛陀将示涅盘,从远方匆匆忙忙地赶回来,还没回到佛陀身边,就看见阿难在远处痛哭。他告诉阿难:「你怎么可以在这个地方浪费时间呢?你必须负起责任,传承佛陀的精神、教法于人间;而你还不知道传承的方法,所以要赶紧问佛陀啊!」

阿难恍然大悟!即刻问阿那律陀应请示佛陀什么问题?阿那律陀告诉他,有四件事必须请示佛陀,其中之一是——佛在世时,大家以佛为师,佛灭度之后,要以什么为师呢?于是阿难赶紧回到佛陀身边,请佛陀开示。佛陀回答:「以『戒』为师。」

由此可知,「戒」是佛教的命脉,是学佛修行的根基。

《梵网经》中「菩萨心地品」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

「戒」如明月般清净光明,能引导众生从迷茫走向觉悟。戒亦如珍贵的「璎珞珠」,是世间的珍宝,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国家祥和、社会安定。

微尘是表示数量无限多的意思,「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意指「戒」是学佛修行的根基。唯有严持戒律,彻底净化「身、口、意」,才能觉悟宇宙间的真理,成就无上佛道!

人心有戒,国家安定

台湾和国际上许多国家地区比较起来,真可说是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可惜很多人不知惜福,不遵守做人的本分,破坏家庭伦理,扰乱社会秩序。如果社会能够更安定、更和谐,则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了。

把「心」照顾好,行为才不会偏离正轨,而「戒」正是心的明灯——心中有戒,人生平安、吉祥;人人有戒,社会清净、祥和。

「戒」并非不切实际、莫测高深的道理;守好规矩,该做的事用心做好,不该做的事不要去做,就是戒。所以,戒是——人人都需要,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父母心中有戒,才能以身作则把孩子教好;教师心中有戒,才能培育出心地善良、言行端正的学生;商人心中有戒,就不会做出损人利己的事;公务员心中有戒,便能善尽本分,树立廉明的形象;政治家心中有戒,才能无私无我、诚正信实,以身作则端正社会风气,带领人民走上康庄大道。

总而言之,只要人人心中有戒,何愁我们的国家不能富强安康、受人尊重!

戒如明月,能在黑暗迷茫中绽放清净光明的力量。希望大家提起大决心、大毅力,精进勇猛严持戒律,使品格圣洁如明珠,胸怀坦荡有如光风霁月!

不断点亮他人的心光

「慈济世界」像一个人生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位演出者都是彼此的「贵人」和「助缘」,除了点燃自己的心灯,也点亮他人的心灯。不要轻忽任何一盏小灯或一支小蜡烛的光亮,因为凝聚千千万万的灯火烛光,可以造就无量光明世界!

以前有一个小沙弥尼,跟随师父在深山里修行。

有一天,小沙弥尼问师父:「师父,如何才能使我心地光明、智慧开启?」

师父只告诉他一句话:「点亮你的心灯——心中的烛光!」

小沙弥尼非常迷惑,心想:「师父教我点亮心中烛光,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体会师父真正的意思?」

不久,师父往生,沙弥尼也慢慢长大,另外兴建了一所道场,并且度化许多弟子。这个道场有个特色:就是在大殿的角落里,每日增加一盏灯。

每点燃一盏灯,大殿就增加了一分光明。

一直到他七十岁即将往生时,他睁开眼睛看了一眼满屋的灯火,然后摇摇头说:「师父开示要我点亮心灯。我点亮了满室的灯火,然而到底点亮了我内心几分光明呢?」他对自己喃喃自语的慨叹着……

但是当他即将咽下最后一口气,又睁开眼睛看了看所有的烛光,终于微笑着对弟子说:「室外的光,就是内心的明。弟子啊!只要你们每一个人再出去传灯,这个黑暗的世界就会变成光明的世界。弟子们!大家要跟我一样,不可轻视每一盏小灯!」

是啊!大家不要轻视小小一盏烛光!希望大家除了将自己的心灯烛光点燃之外,还要不断点亮他人的心光。更希望每一位都能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将慈济世界的烛光遍布世界各角落。那么,这个世界将充满无限光明!

后记

「净因三要」为学佛初基,期待诸位读者明因果、修诸善,秉持深切信愿,力行「净因三要」——

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力行「清净因」,必得「清净心」。人人都力行清净因,必然人人都得清净心,那么净化人心、祥和社会不远矣!

祝福大家人格圆成,自度度人,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