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欲成受戒说戒等僧事者,己有事故不能出席时,以己赞同随意某事之欲望,绍介于他比丘,使于大众中说之,谓之说欲。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是真言所立三大中之相大也。为大,三法,羯之四种曼荼罗。此四相圆融相即事相谓之四曼相即。又曰四曼不离。...【顺谛忍法】 p1108 杂集论八卷十八页云:顺谛忍法者: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一分已入随顺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术语)二种供养之一。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名为法供养。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空中...【不能审听】 p0324 瑜伽七十一卷十五页云:由三因缘,不能审听。一、多寻伺故。二、多物务故。三、多诸盖缠、杂染...梵语 ?a?a-rajas。谓可止住于兔毛尖之微尘。相当于羊毛尘的七分之一。微尘为组成物质之要素,极微尘则为最细小而不...(动物)又作曷利拏,鹿也。译为山羊者,非正。...【下劣转】 p0236 摄论三卷十三页云:五、下劣转。谓声闻等唯能通达补特伽罗空无我性;一向背生死,一向舍生死。世...(一)位于秣陵(江苏江宁)三井里。刘宋升明二年(478)齐高帝创建。相传东晋升平年间(357~361)有凤凰来集此地,...又作共功德。为“不共法”之对称。指佛所具有之无量功德中,与其他圣者、异生所共通之功德法,称为共法。如佛无量功...【受乐】 p0724 瑜伽三十五卷十九页云:言受乐者,谓待苦息。由前所说因乐所摄三因缘故;有能摄益身心受者;名...又作河临六字法。谓于河中修观音之六字法。依瞿醯经补阙品(大一八·七七二中):“或于水上密布净板,如法泥涂,于...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 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均以五戒为基础。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
我们讲业障通常包括了三大类,哪三大类?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我们经常在做佛事的时候,到延生位去回向的时候,...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日清晨,舍利弗尊者着衣持钵,入城里乞食,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后,收衣钵,...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以我们就得要尊重一切众生,要报一切众生的恩,在菩萨眼里,就...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还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至于遭受种种的魔障。 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不修行可能还正...
有一次,佛陀与众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途中,遇见了专程前来迎接的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 频婆娑罗...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的时候,这时候是有资格来谈清净心的问题了。当以众生心...
修持药师法门,与修持极乐净土法门一样,需要信、愿、行三资粮。 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持,任何一个法门,都离...
说欲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说净 | 下篇:说规矩 |
(术语)一乘之法为入佛地之门户。故曰法门。即法华经之所说。...
四曼
顺谛忍法
法供养
不能审听
兔毛尘
何履那
下劣转
白塔寺
共法
受乐
六字河临法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学佛学什么

六大根本烦恼牵引着我们轮回

清净乞食住

幸毋相忘众生恩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

阿含经故事:谁受苦乐

当你感知念佛妄念纷飞,这就是一个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