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显教中,又有深浅两种,其深者,千钵经所说之十重是也,但此唯约于心性,说实相之理为十重,未别说其戒相,盖其戒相即梵网所说之十重戒也。经五说:“一者如来一切心法,金刚自性,本来清净,毕竟寂灭。菩萨若于大乘性中能持十重戒者,觉心真净,了见心性无染无著。是故菩萨能持十重戒者,是即名为不坏毗尼。(中略)十者如来一切心法,毕竟无相,离于心想,清净无障。菩萨能持十重戒者,于戒净性不见有戒不见无戒,得名证离小乘执缚一切戒相,是则名为究竟毗尼。”其浅者即梵网经所说之十无尽藏戒也。是戒相虽为十种,而此中具法界一切之戒,故名无尽藏戒。对于四十八之轻戒。故称为重。若犯之。则得波罗夷罪。浅释之第一杀戒,佛子若自杀,教人使杀,方便而杀,赞叹而杀,见作而随喜,乃至咒杀,杀之因,杀之缘,杀之法,杀之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之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则是菩萨之波罗夷也。第二盗戒,若佛子自盗,教人使盗,方便而盗,赞叹而盗,见作而随喜,乃至以咒而盗,盗之因,盗之缘,盗之法,盗之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之物,一切之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之财物者,是菩萨之波罗夷也。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酤酒戒。六说四众过戒七自赞毁他戒。八悭惜加毁戒。九瞋心不受悔戒。十谤三宝戒。所以言十无尽者,如例示一二,以一戒中存种种项目故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说小乘之禅法。...(名数)财者,谓信等七种出世法财也。若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子题:半月一剃发、比丘不得为白衣剃发除欲出家、发极长若两月广两指、爪极长如一麦、盛发器、头须爪发悉皆长利破戒...梵语 sattvārtha-kriyā-?īla。三聚净戒之一。又作饶益有情戒、饶益众生戒、接生戒、利众生戒。即饶益众生之戒法...【提婆达多】 亦名调达,亦名提婆达兜。法苑云:本起经,提婆达多,齐云天热。以其生时,人天等众,心皆惊热。...又作敬礼。即礼拜恭敬之意。依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印度致敬之仪分为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术语)Nṛsiṁha,佛之称号。佛于人中最勇雄,犹如师子也。智度论八曰:佛名人师子。...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人名)Śuddhipanthaka又作Kṣudrapanthaka,比丘名。嘉祥法华义疏九曰:周陀者,翻为不乐,又云小路。法华玄赞八...全一卷。日僧凝然着。收于大日本佛教全书卷三。概述日本十宗(南都六宗与天台、真言、净土、禅宗)之教义,并记各宗...(术语)藏通之菩萨住于但空,为大悲施化修假观也。...维摩诘所说经...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要改变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严经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就是教我们去判定真跟妄,经中判定真妄有两个方向:第一个从...
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来面目的嘛!所以你打死我我都不出门,腿子再痛我也不放松,非...
他们致力于振兴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艰险。他们曾经影响了世界,或者改变了我们。他们转身而去,带走一段光阴、一...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徒弟去见师父:我终于悟了!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几十年,我全错了,可以不用去想,只当那段日子根本不存在。 嗯...
显教十重戒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波罗蜜菩萨 | 下篇:密教十重戒 |
(名数)或开佛智为四种: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是转凡夫之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余之五...
达磨多罗禅经
七法财
剃除发爪开制
摄众生戒
提婆达多
礼敬
人师子
南山三教
周陀
内典尘露章
建立谤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你是人吗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对立心强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七佛传法偈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最值得怀念的近现代高僧们
